每次相约,都是一场诗意的修行
——记任海林名师工作室年5月19日教研活动
撰稿:王庆斌
审核:任海林
编辑:丁明洁
五月,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没有盛夏的浮躁与慵懒,只有恰到好处的温暖与和煦。
按照任海林老师名师工作室计划,5月19日上午,工作室导师和全体学员到太原市第十八中学校开展了教研活动。此次教研依托于太原市第十八中学校开展构建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背景下,高中“双新”课堂情境化教学实践活动。十八中的王庆斌(工作室学员)和闫章元两位老师分别进行了公开课展示,来自不同学校和名师工作站共七十余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此次公开课展示以新教材为依托,以单元设计理念引导教学内容,以情境式学习方式设计教学,着力探索达成核心素养目标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情境化实践的一次有益探索。
王庆斌老师展示课
天作棋盘星作子,处处留心皆语文。工作室学员王庆斌老师以“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祝福》《伤逝》《离婚》为例”展开群文比较阅读。本节课以鲁迅先生的三篇文本作为项目式学习载体,打破单篇阅读精讲细析的藩篱,学生审美与思维梯度化提升。他巧用五句名言作为整体课堂的架构,鲁迅先生的两句名言前后呼应,摘取鲁迅先生名句中的“远方”“人们”和“我”为课堂分析着力点,妙构三处空白补写任务作为具体实践活动情境,高度凝练和明确了语文学科的语言文字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等核心素养,进一步强调了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和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双新”背景下的课堂情境化教学及学生主体地位。
王庆斌老师课堂亲切自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于平等对话中将课堂引向深处。
闫章元老师展示课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信手拈来的从容,都是厚积薄发的沉淀。闫章元老师以《祝福》祥林嫂与《水浒传》林冲两位人物命运为切入点,就“小说阅读——社会环境与人物命运”主题展开课堂。闫老师基于小说单元,整合比较,大胆取舍,课堂开合自如,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挑战性的特点。如果你不幸生于鲁镇,希望成为谁,可能成为谁?如果你生于北宋徽宗年间,希望成为谁,可能成为谁?如果你生于贵州石门坎,如果你生于仪陇小山坳?他将整个学习内容、学习进程都置于情境之中,由课本开始又不止于课本,融合了语文学科知识的问题解决情境和能够引导学生广泛而深度参与的社会生活情境,让学生真实地语言实践和思考体验,对“社会环境与人物命运”这一宏大主题产生了有效深入的思考,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的特质。
而后,两位老师对自己的课堂设计进行了简单说课。
工作室导师李学文老师、毕喜文老师、张伟杰老师分别给予课堂点评并提出中肯建议。工作室学员丁明洁和曹英等多位老师纷纷分享本次活动心得。
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太原市教科研中心语文教研员高岚老师强调情境教学“带入感”和“代入感”的重要作用,一是在情境活动中学生是被问题吸引,在课堂中带入思考状态。二是学生能代入与文本中的人物或作者感受,产生共鸣,生发共情。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太原市教科研中心语文教研员任海林老师从群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提升、教材资源设计等方面比较了两位授课教师的异同,充分肯定,提出建议。用新课标理念呈现新课堂,从单篇阅读转向群文阅读,代表了未来语文教学的路,两位老师的语文课堂包容开放,充满个性,将语文学科与学生成长与生活密切联系,将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相信我们很多老师都能有所收获。
人生最重要的追求,是灵*的丰盈。短短一上午教研活动,工作室学员们收获颇多,于漪老师说:“课堂,就是全力以赴,用生命歌唱!”身为一个语文老师是幸福的,能有一批志同道合者又是幸运的,我们都要做一个内心向阳的人,不轻浮,不急躁,对我们热爱的语文教育事业全力以赴,时光一定会让你满载而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