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常
张五常,年出生于香港。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以《佃农理论》和《蜜蜂的神话》两篇文章享誉学界。张五常还是中文世界最好的经济学散文家,是著名的摄影家,他对书法艺术了如指掌,对文物研究亦有造诣。
首先要说清楚我不是什么专家,纯粹为了自己在经济学方面的兴趣来研究。我越来越欣赏中国的文化,这是庞大无比的伊甸园,这是一种乐趣。手上拿着一件古物,我几个晚上睡不着觉。
神奇的中国瓷器
讲讲中国文物的问题。首先我要讲瓷器,为什么要说瓷器的问题呢?这是一个很神奇的物品,历久不变,埋在泥土里面不管多久,你拿出来用草酸去洗一下,瓷器就像新的一样。外面的专家很多,他们有很多理论,是好是坏很难说。然而,不管瓷器有多旧,很容易把它翻新到像是昨天才做的,这就是瓷器的神奇。
新石器时代·青莲岗文化彩陶钵
比如说一件汝窑,台湾故宫只有一件且还有残缺,当年估价市值十亿八亿。街边也看到,两百元的比一亿元的漂亮,是真的吗?两百块钱一件,也说是汝窑,那到底这件是不是真的?当时我就在街边学汝窑、钧窑,我都涉及了。结果出土的东西越来越多,我见到街边的那么便宜,自己认为是真的。当然也有很多假的,但是假中有真。
柴世宗与柴窑
晋朝就有瓷器了,但是晋朝以前不是多重要。重要的瓷器起源不是那么久远的,使瓷器正式开始发扬光大的是一位叫柴荣的人,就是后来变成皇帝的柴世宗。
讲到柴窑,很多书上没有提到柴窑这回事。其实是有的,且变化最多,颜色很鲜艳。“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说将来”就是讲它的。真的好像是雨过天晴的颜色。瓷器很薄,器皿的底下有时候写个柴字,有时候会落款柴世宗,也有很多是不落款的。
柴世宗画像
还有一样重要的发现,有些柴窑镶了红宝石、绿宝石在上面。宝石从哪儿来呢?应该不是中国的宝石,金属器皿镶上宝石,战国的时候就有这种工艺了,但是瓷器镶嵌宝石是从柴世宗开始的。柴窑变化很多,非常精彩。中国瓷器有很多例子,任何设计替一个皇帝做,只做两件,换颜色再做两件,换大小可以再做两件,但是基本上一个同样大小、同样颜色的只做两件。你说柴世宗做了这么多变化出来,这就是人类瓷器的正式的鼻祖。
宋徽宗与五大名窑
第二个重要的皇帝是宋徽宗。宋朝有五大名窑,严格来说,宋代的定窑和汝窑,也属于官窑,因为很多是经过官方主理的。定窑主要是产自河北,所以叫北定,也有人说北定是指北宋。定窑变化多,相当精彩。由*府部门、当时的皇宫部门处理的,下面会写着“官”字,有的写的是“易定”,也是专门做给官员的,帮皇家打工的。
宋·定窑白釉刻花牡丹纹盘
这个定窑容易鉴别,你看多了就知道了。所谓鉴别这个事情,主要就是看它的瑕疵,后来仿制做不出那个瑕疵,比如定窑上面那层薄雾怎么样都没法再做一样的,一拿上手就知道了。定窑有一部分是由官方监制,做来送给外国人的礼物,或者是给高官的奖赏。有些定窑上面有一首诗,而诗上的文字是反体字,为什么会反过来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在宋代来说,定窑的地位很高。
宋朝重要的窑还有汝窑。汝窑曾经很少,只有一件,后来有六件,最近又说有二十一件,其实有相当多的,只是市场没见过而已。最重要的汝窑是宋徽宗亲自监制的,出手不凡,叹为观止!柴窑里面不少由柴世宗监制,签了柴世宗的款。
宋·汝窑天青釉圆洗
汝窑的的变化没有柴窑、定窑那么多,但是那个高雅的感受一看就是宋徽宗的品味。所以在宋代,最重要的就是定窑跟汝窑。说到宋徽宗的高雅品味,他自成一家,是个艺术天才,反而柴世宗是一个很聪明、很厉害的皇帝,但是他艺术品味就不如宋徽宗那么高雅。
可惜的元青花
青花釉里红始于元朝,这一点是我在八十年代说出来的。这个浮梁瓷局显然是替国家赚了很多钱,因为欧洲非常喜欢,有很大的市场。丝绸之路一带挖掘到的青花不少,我要提一提的,是一个很可惜的问题,因为元代瓷器上面画的那些图,画家是没有签字的。后来到清朝,珐琅彩提了一首诗之后,有人名、图章,那些不是真名,都是别名。
元·景德镇窑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
中国瓷器历史有作者签字的第一人是郎世宁,要到雍正的时候才有。我为什么说可惜呢?我看元朝的青花釉里红有些艺术的造诣非常高,可以直追20世纪的超现实主义的那些画派。说元朝的瓷器很大件,这是对的。很多人也说元朝画的那些图像都很天真,这一点也对。但是很少人知道,其中有少量画上去的艺术画是顶级艺术作品,但是我们不知道是谁画的。
元·定窑白釉刻划花卉纹罐
我见过几件,非常佩服,你不要笑元青花是小学生水平,它是天真的,有些艺术深度非常高,越看越佩服。不是很多,但是好得不得了,可惜不签字。要是当年有签字今天可以卖上天价。
明宪宗与瓷器创意
明朝宪宗也是大方家。鸡缸杯是很小的一个杯子,做得很精致。宪宗在瓷器上有几项创意。第一,珐琅彩是他引进瓷器的,是他早几年把用在景泰蓝上面的搬到瓷器上去应用。第二,描金也是他开始的,而最重要的就是青花斗彩,一定要有青花,烧两次,先烧好青花在釉里面,,然后外面再画第二种颜料,有时候用珐琅彩再烧。说起这个青花,我认为他这个发现是意外的。
明·斗彩鸡缸杯
康熙、乾隆与郎世宁
说到了清朝。康熙对中国的艺术贡献是被低估了,他重视元青花,有一个窑叫做白浒孤窑,康熙很重视这个窑,是烧青花的。有一点很难明白,历史上说这个白浒孤窑是替景德镇烧的,窑址在抚州,抚州离景德镇有公里,但泥土是景德镇的,如何运公里的泥去烧?当年的公里比你现在去美国还远,那是不是真的呢?这点搞不清楚。
白浒孤窑康熙皇帝很重视,但是为什么离景德镇公里,泥土为什么运了那么远,这是很难明白的。当年故宫的那些瓷器都是在景德镇烧好了才拿去北京画的。康熙搞多变化,田*是他发现出来的,芙蓉石也是他发现的,一个日理万机的人,怎么有空去管这些呢?所以我很佩服这个皇帝。
清康熙·胭脂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纹碗
乾隆什么东西都要多,这个人比较俗气,他什么都做,而他重视郎世宁。郎世宁跟乾隆很多年,他叫郎世宁把稿子画好,什么东西应该怎么画,怎么摆法,他都要亲自去参与。在历史上郎世宁对中国瓷器贡献很大,很少人知道他贡献很大,他的画工好得不得了。中国的画是讲线条的,外国的画是讲阴影的,郎世宁可以把中国的线条加上外国的阴影,是很特别、很有趣的风格。
所以郎世宁的画很难假的,他的功夫特别好,我曾经拿一件郎世宁画的瓷器给景德镇的大师看,我说我不是来问你这件东西是真的还是假的,因为那些专家什么东西都说是假的,我不是来求教真假——郎世宁的假瓷画在景德镇到处都是。我只是想问,这件郎世宁的作品你们景德镇有没有人能画得出来,我不管你是不是真的郎世宁,他们说不可能。
清乾隆·珐琅彩缠枝莲纹双连瓶
研究中国的文物博大精深,但现在出土文物不准买卖。我认为青年人就是应该这样子着手,背一下古文、诗词,去博物馆多走走。总结来说,中国文化是一个庞大无比的伊甸园,今天这文化开始复兴了。
推荐精选文章:
鉴宝天下,最权威鉴宝平台
古董古玩鉴真伪辨价值,服务广大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