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茶饮记
TUhjnbcbe - 2021/1/8 16:07:00
白癜风专家挂号         http://www.bdfyy999.com/jyfw/yygh/index.html

茶饮记

级《阅读·理解·表达》课堂纪事

易乐也

作于丁酉仲夏

李琦按

《阅读·理解·表达》因修课人数寥寥,虽有所努力,也还是不得不停于级和级。原想“缘起缘灭”,顺其自然。终究不忍就此绝课于五老峰下白城边。遂由三年级开课改回二年级,于-春季学期,由厦门大学法学院级本科生修习。十个学生,汇聚课堂,重拾茶盏,再续弦歌。课上,嘱乐也同学于学期结束后作《茶饮记》以录茶事、存茶香。

茶,为无字地书。饮茶,即为口唇体味山川、四季。

丁酉鸡年,李师为法学学子开此课程,与同学相坐于白城潮头,煮水烹茶,坐而论道,其中雅致贤风难以描摹。然一刻难以永存,故学生遵师嘱以文记之,以表崇敬仰止之意,并述唇吻华夏山水之意趣。

此课程正体现“大学”之“大”,有人类文明之“广”、含古今中外之“博”,但全始于品华夏大地树叶之“微”。

第一周,正月二十,/02/16

首次相聚,老师请饮汉中仙豪,出自秦岭南麓。茶香而不重,入口清而不涩。

若说汉代以汉中为基始,不算太离谱。茶饮自汉中仙豪始,大概是老师别有深意。

茶,常常是在诗中。昨日老师与辩班同学所饮之茶便是那白居易《琵琶行》里的“前月浮梁买茶去”的浮梁茶。九江产茶,自古有名,借河运之便利,散至各地。只是明清以来渐渐被其下的景德镇盖过。景德,北宋年号,赐名于一生产瓷器之小镇,位于昌江边,而此江流入鄱阳湖。且按下不表。

泡茶水温不可太高,90°以下最为合适。老师以玻璃茶壶凉水,倾杯倒水时水声潺潺,宁人心神。

第二周,正月廿七,/02/23

嘉陵江是长江北边最长支流,其源头在陇南。谈起甘肃,人常常想起西北,或许都难以相信可以产茶。但陇南素有塞上江南之称,我们有幸喝得这陇南的茶。

本周是各自泡茶。先往各自杯中,倒上半杯白开,凉至八十五至九十度时,以指捻取适量茶叶。各人饮茶有各自的偏好,又浓又淡,重要是一个“度”。观察茶叶入水之姿态,并可在杯口细闻,无需用手摇晃,此时只需静静等待,使茶叶之色、味自行在杯中舒展、释放,颇有水墨之动态意趣。

泡茶有雅,有俗。应先用开水温壶,而后放入茶叶,以壶温蒸出茶香,此为醒茶,取“唤醒”之意思。茶有两世,前世长于山上、死在锅里、藏在罐内,后一世则是活在杯中。沏茶,就是令茶“死而复生”之举。而沏绿茶尤合此“复活”之意。

喝茶,重在如何唤醒杯中茶叶。功夫茶中有一道工序叫做“洗茶”,而人是没有理由嫌茶带污秽的,引老师之语,此更像是“醒茶”,以温度、湿度,再次赋予茶叶生命。

第三周,二月初五,/03/02

今日老师以节气为线,将茶串联。

一年之中第一个节气是立春,而后是雨水,再下去便到了惊蛰。惊蛰之后就是春分。有些地方春分时即有茶。一般都是清明之前茶青可以采下制茶,所以茶中有一种概念叫做“明前茶”。主要是绿茶,也有可能是红茶。绿茶茶青采摘时间最为重要,去茶店买茶时,内行人往往是问“茶青是何时”。通常好茶产于明前。

过了清明,就是谷雨,叫“雨前茶”,也是不错。谷雨之后的茶,基本就是粗茶,并不好喝,只适合解渴。

立秋之后的茶便是“秋茶”。其中,白露时采的茶是为“白露茶”,过去文人以饮白露茶为时尚。白露之时,酷热暑气早已散尽,给人一种秋高气爽之感

今日之茶,即为秋茶。观其叶底,较为粗粝,原生态之感。口感独特。老师有一年至三亚上课,专门开车上五指山,路边有一农妇卖野生茶。饮两种茶,后一种口感棉柔,甚是好喝。买茶农妇说,前一种茶是夏茶,燥烈粗糙,后一种是前几天才制好的茶。老师至五指山时已是白露过后,这茶算来正好是临近白露时采下的。

去年白露过后,老师令学姐找来一批五指山的秋茶,便是我们今天所分饮的这壶茶。这茶是专门备着为上课用的,一是因为这是中国纬度最低的茶,再往南从海水中长不出茶了;二则是因为这是难得遇见的秋茶。

茶和节气的关系非常之大。通常以为冬天没有茶,而老师在潮州的凤凰山脚下遇到一位名为“小可”的小伙,“小可”姓李,想来也是有趣。小伙子告诉老师,凤凰山冬天采茶,采下来制成“雪片”、“云香”,这两款茶味道都不错。而在云南则有立春时节的茶青制成的绿茶。

华夏大地,茶之多姿多彩,难以用言语描述。其色、香、味,皆有不同,甚至因节气的不同而大有区别。春夏秋冬,其茶叶各有特点,其中夏茶暴烈,而闽南人尤喜欢夏茶。在夏天制作的乌龙茶十分带劲。

第四周,二月初二,/03/09

上周以节气讲茶时,提及福建人好暴烈之夏茶。今日便饮的是闽北之茶。乌龙茶色如琥珀,不知是否心理作用,隐隐有跃动之感。

由于场地限制,老师在课前便已经将茶冲泡完成,没有能观赏到乌龙茶的完整冲泡过程是为一憾。

第五周,二月十九,/03/16

今日之茶也产于福建,不过是闽南。此茶需以沸水冲泡。茶是清香乌龙茶,色泽亮丽,较老式乌龙茶发酵程度低。用小茶盏小口抿之,以消乌龙暴烈之性。

闽南各地乌龙茶名称皆不同,漳浦水仙、平和奇兰、永春佛手。

今日老师还带来茶点与同学们分享,笑言今日喝完这闽南茶,这学期便不再喝闽南的茶了。

第六周,二月廿六,/03/23

今日天气甚好,阳光喜人。师生众人集于学院中庭,围桌而坐,饮闽东之茶。老师带来酸角糕、巧克力豆佐茶。

夏茶的确是需要茶点相佐,只饮茶水后感觉腹部似有具有实体的火焰跳动。

第七周,三月初三,/03/30

前两周,喝到了闽南闽北,今天便喝到了闽东。

陈茶,去年、大前年绿茶

绿茶以当年为佳。

第八周,三月初十,/04/06

今日所饮之茶为今年头拨炒制而成。带有炒豆之醇香,引老师所言是为“肉香”。以白开冲之,则原有“肉香”不见,剩茶叶之芬芳。此香也与其它不同,别有棉柔厚重之感。

来自云贵高原的贵定雪芽。

第九周,三月十七,/04/13

老师为我们带来浙江龙井。久闻大名,今得以一见。浙江龙井茶形纤长而有力,似是文征明小楷中的撇捺。

茶汤清丽而爽口。观察其在杯中的姿态,引老师所言,是一只精灵在其被温度与湿度唤醒之时倏然飞离开来的景象。

这一杯龙井,不自西湖来,产于浙中磐安。早年毕业的学长,中年返回故里,择地种茶、制茶,既求一己舒畅,也为回馈乡亲。

第十周,三月廿四,/04/20

今日饮茶为安吉白茶。未入水之时,其形细长;遇水之后,其形状更如鸟羽。

浙北安吉县产安吉白茶,然实为绿茶。绿中带浅*,是变异所然。本只在安吉有产,而后也由江西、贵州学了去。

这样的茶最是耗不过夏天,需要尽快饮用或者冰箱内妥善密封保存。

李师携一倾斜之玻璃杯,甚是有趣。

第十一周,四月初二,/04/27

今日饮君山毛尖。出自洞庭湖的君山毛尖是绿茶一种。香为清香,汤色明亮清澈,冲泡开来后,芽叶恢复其于茶树上的姿态,再次复活。

可惜君山银针没有熬过去年夏天,不然可以邀同学们一见“细针戴白,浮于水中、上下舞动”的景象。君山银针也是*茶有名一种。

第十二周,四月初九,/05/04

今日老师领我们至鹭江道高楼,假某公司会议室上课。

拥高看海,所饮为大别山地域的信阳毛尖。信阳毛尖更是细长,有纤细之美,但品来绝不少层次。茶汤*而有绿,饮来并不涩口。

第十三周,四月十六,/05/11

所饮为台湾红茶。生长在海那边台湾山脉,饮来有种奇妙质感。

红茶为全发酵的熟茶。这台湾红茶的茶汤红中有*金浮动,将杯子静置,有种琥珀晶莹之感。口感顺滑。

第十四周,四月廿三,/05/18,讨论

白茶可用冷水泡制,越是好茶越可用冷水泡制。汤有清香,门外汉都可感知。这,的确是好茶。绿茶、白茶、红茶,皆可以冷水泡制。在台湾还有冷泡乌龙茶一说。冷泡,适合夏天饮用,出门携带也是非常方便。上半场再喝白茶,是福鼎白茶,由热水冲泡。其叶绿而带银白,有糕之清香。清甜而不腻,沁人心脾,有同学直言其类儿时所喜之灯芯糕,

今日之茶做法独特,其叶摘下后并不杀青,茶树上生长姿态为何样,此时即为何样。水中冲泡开来,真真是重生。

下半场茶为老师乡下老家所制,茶汤金橙色。品完一杯也算是去老师家乡游历了一回。

第十五周,四月三十,/05/25

本周为阅读书目推荐,老师带我们去四川。峨眉山有茶名“竹叶青”,非蛇也非竹。茶叶细小,茶汤清绿。而今日并非去峨眉山,而是去蒙顶山。

中国人造神,宋代造了一位茶神,吴理真。茶神殿便是在成都西南方向一百二十余公里、雅安名山县出县城十几公里。传说吴理真当年在蒙顶山耗时七年驯化茶树,而后成神。唐代时,茶是祭天用,故而老师“白城边”中有一句“古来蒙顶茶行天”。今日喝的便是蒙顶山的茶,蒙顶甘露,是特意购来的明前茶。

今日所饮蒙顶甘露颇特别,其加以兰花窨制,只有它能带来绝佳的甘露体验。下半场有蒙顶*芽,是老师冰箱中常年收存的一罐。

第十六周,五月初七,/06/01,解疑

饮大吉岭茶,产于印度西孟加拉国邦之小城“大吉岭”。茶汤暗红带金,叶形圆顿。光线充足时可见茶中红橙之色,恍惚若流金。

老师以一暗纹小袋,携十份茶点小食与我们分享。人不可不食,但食也分“雅”、“俗”,即使是沙琪玛这类人间生活气息十足的点心,老师用此小袋装出来也是别有一番趣味,非常雅致。

课程十六次,品茶近二十种,以唇吻祖国大地之山水,还去了喜马拉雅山之南,以我之身心怀天下,看清来路与归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茶饮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