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后,再点击右上角
设为星标/置顶,方便查找
木
瓜
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性温,味酸。
归肝经、脾经。
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木瓜的别名为铁脚梨、宣木瓜、木瓜海棠、光皮木瓜、木梨等,主产于山东、陕西、河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木瓜树可供观赏用,木瓜果实香味独特,味酸涩,将其水煮或浸渍在糖液中,可食用。同时,木瓜又是一味常用中药,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之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痹拘挛、腰膝关节疼痛、脚气水肿、暑湿吐泻等病。《名医别录》记载:“主湿痹邪气,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
另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木瓜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脂肪、矿物质、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木瓜碱、苹果酸等成分。其中,木瓜碱具有抗淋巴性白血病细胞的强烈抗癌活性及抗淋巴性白血病肿瘤的细胞活性。木瓜所含的其他成分还能增强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防治肺炎及艾滋病等。
1.宣木瓜
南宋的医学家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中记载了一则有趣的故事:安徽省广德县有一个名叫顾安中的人,一天,他外出办事,突然感到腿脚肿痛,不能行走,无奈,他只好准备乘船回家休息。在船上,他将两只脚放在一个袋子上睡了一会儿。下船时,他感到腿脚肿胀、疼痛的程度竟然有所好转,十分惊奇,就问船家袋中装的是何物。船家回答:“宣木瓜也!”顾安中回到家后,就买了一些木瓜,切成片,装于袋中,每天他都将脚放在上面一会儿。不久,他的病就痊愈了,这说明木瓜的确有治疗风湿、痹痛的神奇功效。于是,他将这个消息告诉给一些患病的人,也治愈了一些人的疾病,所以被人们一直沿用至今。
宣木瓜,亦称铁脚梨,为我国特有的野生果实,由于其产于宣州(安徽省宣城市),故人们称其为“宣木瓜”。然而,现代人们平时食用的木瓜,即水果店里的木瓜,因其产于热带的美洲地区,属于外来品,我国自古习惯将国外称为番地、番邦,故称其为“番木瓜”。
安徽宣城产的宣木瓜果大肉厚,体糯味酸,果色鲜*,馥花浓郁而闻名于世。正因如此,从公元年的南北朝宋帝刘裕时期开始,一直到大清王朝,上下千余年,宣城木瓜始终被奉为贡品供皇帝享用。木瓜味酸带涩,一般不能鲜食,常加工成蜜饯、果酱等食用,还可制成“青丝”、“红丝”,为甜食、糕点中不可缺少的作料。由于宣木瓜香味浓郁,有人藏于衣柜、箱底,开启时可闻到木瓜散发出来的特殊香味。也有人置于案头、书桌上,作为观赏之物,阵阵清香飘拂,使人心旷神怡。
2.此木瓜非彼木瓜
木瓜之名是以“实小如瓜,味酸得木之正气”而得,由于形状有点像梨,所以又有海棠梨、铁脚梨之称。
同属植物有木桃(西南木瓜),产福建、浙江、陕西和两湖地区;威氏木瓜(杜木瓜),产于陕西、浙江;秋木瓜(又称滇木瓜),产于云南;光皮木瓜(榠楂),产于华东地区及四川。
尽管曹炳章氏曾说:“产地首推浙江淳安县,名淳木瓜,最佳,外皮似皱纱纹,色紫红,体坚结肉厚心小个匀”,但历史上还是以安徽宣城木瓜最为地道。
据日本《大和本草》云:曰本产木瓜数种,一曰寒木瓜,二曰淀木瓜,三曰白木瓜,四曰长春木瓜,五曰唐木瓜,六曰草木瓜,但日本所谓木瓜,实即中国之楂子,木瓜中国来者真。另有番木瓜,虽有木瓜之名,但与药用木瓜迥异,属热带名果。《植物名实图考》中记载:“产粤东,海南家园种植,果生如木瓜大,无*,香甜可食。”据说这种番木瓜是随着哥伦布的足迹由原产地南美传人欧洲,以后又由葡萄牙人传人我国。番木瓜每只重一二斤,大的可达十余斤,产妇吃后能增进乳汁的分泌,但怀孕妇女不能吃,因其中含有少量兴奋子宫的成分,须防引起流产。
3.药用功效
木爪味酸性温,功在平肝和胃,去湿舒筋,历代医家均以其治疗吐泻转筋、脚气、湿痹等。南北朝医家陶弘景曾说:“木瓜最疗转筋,如转筋时但呼其名,及书上木瓜字皆愈,此理亦不可解。”
对此,清代医家邹澍在《本经疏证》中作了这样解释:“惟酸能集津液,而梅与木瓜为尤甚,故谈梅可以已渴,呼木瓜名,书木瓜字可以止转筋。”这种解说实难令人信服。
正由于木瓜味酸,所以,临床上有“多食患淋”之说,“以其酸收太过也”。关于这一点,清代郑奠一还记述了这么一件趣事:“予治举舟人病溺不得出,医用通利药罔效,迎予视之。闻四面皆木瓜香,笑谓诸人曰:撤去此物,溺即出矣。尽倾其物,溺如旧,按即多食患淋之证也。”此事尚无科学依据,权作木瓜轶闻而已。
木瓜还有几种特殊用途。例如,以木瓜煎汤洗发,可增加头发的光泽。《太平圣惠方》中记载:用木瓜浸油梳头,可治“发槁不泽”。洗脚,又治脚气水肿。还可贴敷外痔。若以木瓜汁擦在溃疡皮肤上,可以使溃疡面加速愈合。近代研究木瓜有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和四肢肌肉痉挛的功效,尤其是对腓肠肌痉挛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这大概就是中医所谓木瓜善治“转筋”的道理所在吧。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果觉得好看,请在底部点个"赞"和"在看"吧~
文章精选说药|三七——止血化淤金不换
说药|山楂——“药食同源”也不能多吃
说药|麻*——中药西用显峥嵘
说药|附子——集奇效与剧*于一身
说药|阿胶——古之贡品,今之良药
说药|山药——药食两用补脾胃
说药|地*——补肾凉血三千年
说药|陈皮——益脾胃的良药
说药|大*——中药里的“寒将*”
说药|川芎——血中之气药
说药|百合——亦药亦食两相宜
说药|半夏:降胃安冲之主药
说药|五加皮:祛风湿强筋骨,还能泡酒
说药|生姜:可蔬可和,可果可药,防治皆宜
说药|木香:治气之总药
说药|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
说药|白及:坏肺能补唯有白及
说药|五味子:生津之要药,收敛之妙剂
说药|马齿苋:中药里的"天然抗生素"
说药|石菖蒲:“水草之精英,神仙之灵药”
说药|*芩:李时珍的救命药
说药|金钱草:平凡野草排石有奇效
说药|杏仁:最古老的止咳药
说药|艾叶:内服外灸,理气温经
说药|龟甲:古代占卜之物,也有“大补”之功
说药|苍术:“必欲长生,常服山精”
说药|香附: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说药|*精:获天地之淳精,得坤土之精粹
百草查询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