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3月13日讯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这一表决结果充分说明,宪法修正案顺应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心声。我省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认为,经此修改,我国宪法更好地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更好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好地适应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具有坚实基础、显著优势、强大生命力,对于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时鹏远这次宪法修正案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此次宪法修正案获得高票通过,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特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相信宪法修改后必将更好发挥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更加有力的宪法保障。省人大常委会作为地方立法机关坚决拥护、积极践行,组织好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宪法修正案的主要目的、内容及重大意义,在加强和推动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等方面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贯彻体现了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的精神和要求,既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合宪性审查,维护宪法权威,也有利于完善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设置,加强人大自身建设。
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战继发
宪法修正案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一方面,把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国家指导思想,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宪法完善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把党的十九大重大理论成果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下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宪法保障。
我国宪法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这次宪法的修改,是我们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的生动实践,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生动体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这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非常必要,我们作为社科理论工作者完全赞成、坚决拥护。
森工大海林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党委书记张晓华表示,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是我国宪法完善发展的内在要求,意义重大而深远。作为林业企业党委书记,不仅自己率先要学好宪法、自觉践行,还要以这次宪法修改为契机,在工作中加强宪法宣传教育,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在深化国有林区改革,强化生态保护和资源培育,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转型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中坚持依法治企、依法行政,特别是要自觉用法律的武器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倾力打造中国雪乡的公信力和美誉度。
柴河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党委书记齐和生说,这次宪法修改,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背景下,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要在林区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宪法的热潮,强化普法阵地建设,通过法律讲堂、以案说法等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提高宪法的知晓率、普及率,以实际行动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绥芬河宪法修正案通过后,引起了绥芬河干部群众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