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李素红
7月14日至7月15日,“追寻红色记忆见证老区振兴”系列主题采风活动第二站在邢台市内丘县举行。活动由河北旅游杂志社、中共内丘县委宣传部主办,共邀请15位“旅图河北”摄影师组成采风团,实地探访岗底村、黄岔村、邢窑三馆、扁鹊庙、寒山风景区等内丘县景区景点,用双眼探寻这片土地上的红色记忆,用镜头记录老区的美丽蝶变。
看千年古县,赏内丘美景
地处河北省南部的内丘,西依太行,东临平原,自然风光秀美,文物古迹众多。以寒山、杏峪、寨门沟等为代表的自然风光,以扁鹊庙、牛王庙戏楼、且停寺、圣佛岩、千佛阁、邢窑遗址等为代表的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以富岗山庄、黄岔村等为代表的生态农业新兴特色旅游,共同组成了内丘丰富的旅游资源。
△邢窑博物馆摄影:王喜庆
△九女峰摄影:王海林
△扁鹊庙摄影:王海林
△李保国墓摄影:李龙飞
邢窑之火在这里熊熊燃烧,扁鹊文化在这里绵延长存,“愚公精神”在这里延续传承……活动期间,采风团在内丘接受了一场文化与精神的双重洗礼,用双眼见证,用双脚丈量,用镜头记录了这片土地上悄然发生的美丽蝶变。
用双眼探寻美景,用镜头记录蝶变
“这次采风之旅收获很大。”返程途中,石家庄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张旗翻动着相机相册,迫不及待地与我们分享他镜头下的内丘之美。“岗底村的巨大变化,邢窑三馆的出土文物,扁鹊庙的中医文化,寒山的秀美风光……多姿多彩的内丘,让我流连忘返!”
本次活动邀请了15位“旅图河北”摄影师参与,他们都是《河北旅游》杂志的老朋友,多年来,与读者分享了河北无数的“至美之境”,为宣传展示美丽河北提供了大量优质素材。此次内丘之行,他们游景区、品文化、吃美食,为读者实地踩线,挖掘不一样的内丘新玩法。
活动期间,内丘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让摄影师们感触颇多。
“初次来到内丘感触很多,寒山的云海奇观尤其让我难忘。穿梭于山间树林,沿石板路上山,两侧赭红色嶂石岩地貌千姿百态。通过无人机拍摄寒山,云雾缭绕的山间景致蔚为壮观。遗憾的是,这次我没能走完全程,期待下次再见寒山。”第一次来到内丘的石家庄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段双群在下山的路上,兴奋又惋惜地说,这也是采风团中许多第一次来到内丘的摄影师内心的真实写照,内丘美景,短短两天是赏不尽、拍不完的,有几位摄影师已经向我们表达了过一段时间还要自驾再来内丘拍摄的想法。
作为邢台市当地人,邢台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海林可以说是内丘的“常客”,“九女峰风光秀美,吸引着众多摄影师和游客前来游玩打卡,不同的时间、季节,在这里能感受到这里不同的自然之美,如果遇上云海缥缈,这里奇峰竞秀,恰似仙境。采风团一大早来到九女峰,登上一米崖,欣赏了一次壮观的太行日出,不虚此行。”在九女峰采风时,王海林向采风团讲述了他多年来在这里的拍摄过程与经验。
这次采风活动中,采风团还结识了不少内丘新朋友,通过他们的讲述,我们了解到了内丘隐藏在山清水秀下的,厚重的文化积淀。
岗底村村民刘海燕可以说是一位“网红果农”,平时在劳作过后,她总会拍摄一些短视频,来宣传富岗苹果,“李保国教授扎根岗底村20年,不辞辛劳,给乡亲们普及苹果种植技术。以前苹果只能卖几毛钱一斤,现在有了种植技术,苹果产量和质量都提高了,我们果农的收入也都提高了。平时我也会拍短视频宣传我们的富岗苹果,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岗底村的故事。”
摄影:王宇
△富岗苹果摄影:郭贤芳
邢窑,是内丘县乃至邢台市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在邢窑文化研究中心,除了邢窑的文化内涵,我们还从讲解员李聪慧口中了解到了邢窑文化的宣传新方式,“作为邢白瓷文化研究中心一名讲解员,弘扬邢窑文化是我的职责所在。工作之余,我会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宣传邢窑文化,视频点击量已达30余万次。同时,我也发挥自己的舞蹈特长,多次走进基层单位、社区乡村进行义务演出。”
摄影:张旗
典藏红色记忆,“云看”老区振兴
“追寻红色记忆见证老区振兴”系列主题采风活动内丘站已经落幕,但精彩并未停止。我们将从本次活动期间收集到的素材中甄选百幅精美照片、千秒视频影像,在“河北文旅数字化场景云平台”的数字云展厅中展示,打造永不落幕的“云游空间”。
“河北文旅数字化场景云平台”采用3D建模、VR全景导览、AI图像融合等高新数字技术,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