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草地名由来
(上)
文/董立华
滨绥铁路东线,当列车驶出虎峰车站呼啸前行2.5公里后,停靠一座车站,车站不大,按铁道部规定的中间站等级,属于五等车站,是等级最小的车站。
车站虽小,但不可小觑!
首先看它的地理位置,车站前方一座大山横亘在铁道中央,有一条大隧道穿山而过。此山东西走向,向东走出3公里就是高速公路至高点虎峰大岭。是属于长白山系东南端张广才岭顶端。用这座山做分水岭,北坡属尚志市境内,南坡属海林市境内。隧道北口是杜草,设车站,能接发列车。行政区归尚志市管辖,是尚志市向东最后一个管辖区,再往前行就属于海林市了。
海林市那边隧道口称杜南,不设车站,南北走向的隧道横跨两市。
这条滨绥东线最长的隧道长达多米,于年动工,到年7月31号完工。
上世纪初发生的那场日俄战争,俄罗斯战败,日本为了更多地掠夺中国物质财富,感到光靠已经修好的中东铁路是不够的。因为那条铁路坡度高,列车满轴才能拉吨,而走开道线坡度平缓,列车满轴能牵引多吨,是南线运量的3倍多。
日本帝国主义从山东、河北捉来大批劳工修建新开道线(原来没有铁道线,只因是新开的一条线路,所以叫新开的铁道线。叫得时间长了就把新字去掉俗称开道线了,那个小山村也跟着叫开道)。该铁路线走向是西起亚布力,东到治山(海林市辖区)开工时间年,当年修到杜草。杜草隧道于年7月31日竣工。
纪念赵尚志将军诞辰
周年征文优秀作品选
我心中的赵尚志
“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每当提到“赵尚志”三个字时,脑海中就会自然而然的浮现这句话。这句话是日寇对赵尚志发出的无奈而又钦佩的感慨,同时它也是对赵尚志这位英雄最崇高的评价。
赵尚志是我们的民族抗日英雄,是东北抗日的革命先锋,更是尚志这座小城历史革命的基石顶柱。他是尚志人一直敬佩和学习的精神力量。赵尚志自参加革命以来,主要的革命活动都集中于东北地区,他不仅创建了东北抗日联队,而且一直作为革命先锋带领着这个地区的人民游走在抗日救国的道路上。他的鲜血洒在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他的事迹流传至今,影响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代人。
尚志市以赵尚志的名字命名;他的雕像高高的矗立在转盘道上,每一个来到尚志的人,最先瞻仰他的英姿;他的纪念馆一直作为尚志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储存在尚志碑林之中。每一年的清明节,尚志市的各方人士代表齐聚尚志碑林,向赵尚志将军的雕像献花敬礼,纪念和学习他的革命精神。
赵尚志是一个非常坚持信仰的人,他的信仰是坚定不移的、不顾一切的,是任何外力都无法改变的。在革命的道路上,赵尚志曾三次入狱。在狱中,他受尽了各种刑罚和折磨,拒绝了各种的威逼和利诱,始终坚定的持守着自己的信念不动摇。他在与叛徒的对峙中,言辞凿凿,将其吓得言语尽失。哪怕是被组织误会开除党籍,他依然毫无怨言,坚持初衷,毅然地用自己一切力量为抗日革命做贡献,奔走在抗日救国的道路上。他的这种信仰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扬的。
赵尚志是一个坚强果敢的人。他曾以一名马夫的身份向当时部队领导人孙朝阳献计。在明知胜负悬殊的情况下,立下军令状。让部队按照他的计谋反攻,最终成功逆转劣势,带领部队大获全胜。当时的他只是一名编外人员,将士们对他的计谋深有疑虑,而且情况十分危急。就是在这样十万火急的时刻,他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助胜全军,不仅帮助部队解决了日军的攻击,而且大大的找回了将士们丢失的信心。他的坚强果敢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钦佩。
赵尚志是一个“满是人民(国家),全无自我”的人。赵尚志一生都奉献给了东北的抗日事业。他与日军周旋于林海雪原,驰骋在松花江两岸,创造了一个个东北战争史上的奇迹。赵尚志爱护百姓,从不为自己多取老百姓一分。他对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真诚相对,肝胆相照。他们一同冲锋陷阵,枪林弹雨,共同奋战。赵尚志把自己的一切都归给党,归给人民。直到生命的尽头,他没有泄露任何一句党内机密。他把他所有的青春,所有热情都奉献给了他最爱的党和人民。他的事迹被人们尊崇,他的精神被人们流传。
在我的心中,赵尚志三个字代表了正义、坚强、勇敢、信仰、奉献……赵尚志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当今这个时代,国际关系复杂,我们作为国家的一份子,同样需要向赵尚志将军学习他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先,坚持拥护国家的一切,为国家的发展尽自己的那份微薄之力。我们每一个尚志人,都应该把自己看作赵尚志的子孙后代,将赵尚志将军的精神永久留传。
今年是赵尚志将军诞辰周年,在这个特殊而有意义的日子里,让我们怀着敬畏的心,感恩的心,为我们的英雄喝彩。
尚志市马延学校李欣欣
我爱家乡雪都尚志摄影作品选
《冬天的小河》李平山/摄
美术作品选
尚志中学高二郑晶文《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