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喊全球吃澄海狮头鹅”汕头澄海狮头鹅文化节启动仪式在澄海奥飞市民广场举行。众多海内外潮人、网友线上线下围观互动,乐当“鹅粉”,共同见证这一“鹅圈”盛事。
下午3点,汕头澄海狮头鹅文化节正式开幕,潮州大锣鼓、双咬鹅舞等文艺节目率先登场,为观众奉上精彩演出。活动现场共设置了22个展位,市民游客可以一边欣赏节目,一边近距离品尝狮头鹅美食。
参展商告诉记者,上图自热鹅肉饭是用天的狮头鹅脱肉制成肉包,再用自热米煮饭水做成,加热15分钟就可以吃,非常适合上班族、旅游、出差的人。
而上图是“鹅八珍”拼盘,“这里面有鹅头、鹅脖子、鹅掌、鹅翅、鹅肉,鹅肝、鹅肾、鹅蛋这些东西,全部拼在一起,就‘鹅八珍’,每一个部位都很好吃。”
狮头鹅肉好吃,大家都知道,上图的鹅肉丸不知你吃过没有呢?在精心的手打下,一粒粒圆滚滚鹅肉丸香味浓郁,爽中带软,与牛肉丸的脆爽有着不一样的口味。
参展商说:“鹅肉丸主要是原味,如果自己想烹饪,卤制、麻辣、爆炒都可以。丸子没有添加防腐剂,是用鲜肉和鹅汤制作而成。”
在现场,狮头鹅成了艺术家们创作的灵感源泉、主题素材。这位民间艺术家就在狮头鹅鹅蛋上作画,一件件作品让人眼前一亮。
民间艺术家杨焕文告诉记者:“澄海狮头鹅的鹅蛋比较白且大,比较适合画画,上世纪70年代澄海的鹅蛋画就非常出名。”
此次文化节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来自海内外的潮人,或云端围观、或现场互动,大家一起“品尝”狮头鹅、体味家乡情。
“我觉得非常不错,非常美味,像这样的展览我之前没有参加过,在这里我感觉非常棒,我已经尝了,食物都非常美味。”外国游客说。
活动还为“鹅大师”颁发聘书,通过“鹅大师”的力量传播狮头鹅文化,鼓励更多年轻人参与到狮头鹅产业之中。
澄海区狮头鹅产业发展协会文化顾问杨关华说:“这次狮头鹅文化节,重点突出文化方面的内容,增加了一些文化衍生品,包括澄海狮头鹅潮语歌曲以及评选‘鹅大师’,这些都是对狮头鹅种养、卤制这些人的肯定。”
长期以来,澄海区坚持高质量发展,集聚了十余家有实力的狮头鹅经营主体,超千户农户参与狮头鹅产业发展,目前已形成种鹅繁育、种蛋电孵、鹅苗销售、肉鹅饲养、规范屠宰、冰鲜配送、卤制加工、羽绒加工等完整产业链。与此同时,近年来,澄海区还以项目支持、技术指导、产业拉动等措施,积极推动全区狮头鹅产业向园区集聚。目前,澄海狮头鹅产业园已入选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正积极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申请完成后,大概有1个亿的国家资金的扶持,再加上地方政府配套的3.5个亿,还有各个产业,从育种到孵蛋到肉鹅的养殖,再到加工、卤制品,再到预制菜,所有产业的集资大概13.5个亿。”澄海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海林说。
据介绍,本次狮头鹅文化节旨在推动澄海狮头鹅品牌“破圈”,提升澄海狮头鹅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乘RCEP正式生效的东风,助力狮头鹅“飞”得更远。
李海林说:“我们从农民的育种、孵蛋、养殖,还有卤制,我们制定了四套地方标准,现在澄海狮头鹅已经在申请国家的地理标志,通过政府政策的扶持,再加上一系列措施的配套,最终我们的目标就是在5年内要打造个亿的产业链。”
来源:汕头橄榄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