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装跃马战沙场,卸甲还乡创骏业。11月4日,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主办的第十届“新华红”思享会走进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两微两评”活动成功举办,“党建引领新发展强兵兴业新征程”是本次活动的主题。
重温誓词红色之旅带来心灵洗礼
当天上午,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与会人员来到武墩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长西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等清江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单位进行参观。与会者了解了辖区退役军人相关信息,熟悉了退役军人服务站基本情况、服务内容等,工作人员还详细介绍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拥军优属、帮扶援助工作的开展情况。在长西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依托社会治理一体化智能平台,与引河社区退役军人服务队进行了一场视频连线调度。
随后,与会者到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实境课堂参观。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简朴的实物引得众人驻足凝视。大家瞻仰了周恩来童年用过的书桌、打着补丁的旧被褥等饱含沧桑的历史物件,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使大家深受教育。“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参观结束后,与会党员面向党旗,集体重温了入党誓词并合影,庄严宣誓使每一位党员再一次接受心灵洗礼。
现场观摩和实境课堂活动,把退役军人事务成果展示与主题党日有机结合,一路走一路看,既交流了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经验做法,又在红色之旅中接受了党性教育。
退伍不褪色致敬最可爱的人
在第十届“新华红”思享会上,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顾新东与会并致辞。他说,军人永远是时代最可爱的人,即使脱下军装,依旧退伍不褪色,心怀壮志与初心。因为曾经的那顶军帽,顶的是一辈子的担当,曾经的那双军鞋,走的是军魂与责任。多年来,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建设主题和服务退役军人这一重要职责,以党建为引领,同退役军人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鲜活实践,走在了社会前列。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在基层一线落地落实,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在创新丰富学习教育方式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标对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动力实绩,形成更多群众可知可感的成果不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淮安市退役军人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继业也参加了本次“思享会”并致辞。他说,为进一步提升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自身建设,聚力解决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基层工作队伍业务知识欠缺短板,年,淮安创新开展以业务“微讲座”、党建“微党课”为主要内容,实行领导专家“点评”、党员群众“测评”的“两微两评”活动。活动交流有效总结提炼了一批可学可复制的基层工作经验,实现了以讲促学、以讲促思、以讲促效的目标。我们将以本次活动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两微两评”活动,围绕优化完善组织管理、工作运行、政策制度“三大体系”,坚持改革思维,着力推进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淮安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讲促学小分享大智慧
会上进行了“两微两评”活动,专家学者围绕退役新华日报的发展历程、军人事务部门职能开“微党课”。
《新华日报》史研究所所长,高级编辑、教授赵剑波以《〈新华日报〉是党的一个方面军》为题作“微党课”,从展示一份年出版的《新华日报》华北版开始,结合党史、报史从多视角让与会者们深入广泛了解新华日报的光辉发展历程。
服务退役军人党员代表沈兰贵围绕平时的工作,以《用行动诠释责任,做老兵的贴心人》为题给大家上了一堂“微党课”。沈兰桂现场展示的十多本工作笔记,记录了她是如何用一颗真诚、善良的为退役军人服务之心,尽责服务,倾心关爱,把党员责任扛起来,把党员形象树起来。
“微党课”结束后,来自淮安各区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代表围绕各自特色工作亮点作“微讲座”。
淮安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刘尚劲结合该中心的温暖服务工作畅谈思路打算。现场展示了“老兵调解员队伍”,分享在工作中破解难题的心路历程,总结平时在退役军人个人生活、就业创业、子女就学等方面进行帮扶的体会。
洪泽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董锴围绕工作中的典型案例作分享。交流了发动创业有成的退伍老兵设立“乡贤基金”、组成亲友团帮助老兵找战友、联系知名企业家帮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三个小故事。
涟水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袁媛在“微讲座”中,分享了通过模拟画像的技术手段,让桑清亮烈士家属“穿越时空见面”的故事,还交流了通过激发老兵创业活力,引导老兵们投身乡村振兴的奋斗历程。
清江浦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周素萍讲述了帮助退役军人寻亲的故事,还谈到帮退伍老兵找回档案材料的经历。她表示,满意无终点,服务无止境,要通过分类施策实现精准服务,永远做退役军人的“娘家人”。
“微讲座”结束后,《群众》杂志社政治处处长丁和平在简短点评中表示,“微讲座”给人带来了太多的感动和震撼。讲座虽小,却胜在内容丰富,故事中表达的工作看似平凡,却折射出背后工作人员巨大的付出,体现了淮安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
淮安市委办副主任张庭勇也对“微讲座”进行了评价,认为此次活动主题精准,是一次思想火花的碰撞。在案例分享中,看到大家在工作中坚持创新探索,善于打造自身特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彰显了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的创新精神。
淮安市退役军人局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处室、市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办公室、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同志,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文旅区、工业园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人对“微讲座”进行现场评议并展示得分。
退伍再出发创新创业启新程
近年来,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方法路径,创新实施“强兵兴业”工程,找准退役军人融入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培养了一批退役军人“领头雁”“田秀才”,助力退役军人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三位退役军人先进典型受邀来到现场进行了微访谈。
江苏盱眙黄花塘老营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海林现场受访,他上世纪九十年代参军入伍,是一位正团职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退伍后他回到家乡淮安,把目光投向了生态农业,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技术培训、基础设施建设、产品营销等方面给予的大力帮扶下,他不仅创业成功,还带领乡亲们致富。
今年29岁的李驰受访时说,九年前他从部队退伍返乡,现任淮阴区淮高镇三河村党总支副书记,同时也是今年淮安首期“强兵兴业”工程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在李驰的带领下,三河村已建成淮安较大的羊肚菌种植基地,一株株破土而出羊肚菌象征了李驰退伍不褪色的良好战斗作风。
退役军人张明轩在访谈中表示,年退伍后,他创办了一家艺术培训中心,其中一半的员工以上是退役军人。创业初期,淮阴区新渡口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找到了他,主动联系区人社部门为其提供创业培训,邀请专业老师对培训中心的工作人员开展技能培训。目前,该机构已成为淮安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
党建促发展联盟再聚合力
年4月11日,“新华红”江苏党建联盟正式成立,它带着联盟单位不断探索发展、创新成果,实现共同融合发展,现已拥有家成员单位。
活动中,进行了“新华红”江苏党建联盟的授牌,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为了该联盟的第十批成员单位。现场,顾新东为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授牌。
现场与会者们纷纷表示,得益于此次活动,参观学习了淮安市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开阔了工作视野,明晰了工作思路。将及时总结经验,加强沟通交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办法,为广大退役军人解难题、办实事,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
永远跟党走,建功新时代。第十届“新华红”思享会走进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两微两评”活动在掌声中圆满落幕。我们期待下一届“新华红”思享会与您再相会!
(新华日报记者潘瑞凯徐路平朱鼎玉/文乐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