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清廷对国家的统治力日渐衰弱,百姓的生活也一天不如一天。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匪患四起,其中又以东北地区的匪患最为严重。当时东北涌现的土匪不仅是数量多,而且名气很大。比如著名的“东北王”张作霖、“狗肉将军”张宗昌、奉系名将冯德麟等人都是土匪出身。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清末民初时期东北的土匪会比其他地方更多呢?
其实,这个问题要追根溯源的话,还得从清朝前期的一项惩罚制度说起。我们在看关于清朝时期电视剧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句台词:“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这是清朝对于重刑犯的一项特殊惩罚。宁古塔位于今天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在清朝时期属于边远的不毛之地。“披甲人”是指在战争时期向满清投降,经过改编后世世代代作为军人驻守清朝边疆地区的人。披甲人的地位低于旗人,属于被边缘化的群体。所以,“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就是被发配到遥远寒冷的宁古塔,给在这里的披甲人做奴隶,其地位之卑贱也就可想而知了。此外,一些罪行相对较轻的犯人也会被赏赐给居住在东北的旗人做奴隶。
清朝之所以要保留“与披甲人为奴”这一比较原始的惩罚制度主要有两重目的:第一是严惩重刑犯;第二是给长年驻守东北边疆苦寒之地的披甲人发放“福利”,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问题,以体现朝廷的温暖和关怀。
按理说,朝廷免费送奴隶,旗人和披甲人都应该感到高兴才对,毕竟家里多了个可以任意驱使的“工具”。可事实上,许多获赠奴隶的旗人、披甲人却对这一特殊“福利”感到头疼不已。原来,生活在东北的旗人和披甲人普遍比较穷,原本凭他们微薄的收入就只够养活一家老小,现在朝廷又给免费赠送了奴隶过来。虽然奴隶可以供他们随意使唤,但奴隶也是人,也要吃饭。这些贫困的旗人和披甲人养活自己一家已属不易,现在又多出了一张嘴,这就使生活过得更加艰难了。而另一方面,没有人甘愿去当奴隶。虽然他们因为各种原因犯了重罪,被迫为奴,但无一不是想尽办法让自己恢复自由。因此,清朝的这项惩罚制度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怪现象:奴隶主(旗人和披甲人)不想要奴隶,却得被迫接受,因为这是朝廷的法度;重刑犯不想做奴隶,却不得不做,因为这也是朝廷的法度。结果就是奴隶主和奴隶双方都叫苦不迭。
由于奴隶主和奴隶在利害关系的问题上都面临着同样的处境,因此双方很容易达成妥协。一些家中比较富有的奴隶会拿银子给自己赎身。而一些没钱赎身的奴隶则会趁奴隶主不注意的时候偷偷跑掉,有些甚至是被奴隶主故意放掉。由于奴隶主原本就不想要奴隶,所以奴隶不见了他们也不会去追究。
不过,这样的做法却带来了新的问题:无论是花钱赎身的奴隶,还是偷偷逃走的奴隶,或是被故意放掉的奴隶,他们在法律上依旧是重刑犯,他们所得到的人身自由只能使他们免受奴役,而不能使他们重新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因此,许多获得自由的奴隶开始在东北各地流窜,成了法外之人。为了活下去,这些人组成团伙,不惜铤而走险,干起了各种非法勾当。所以,到了清末民初的时候,东北地区土匪特别多,而且很多都是整个家族几代人全是土匪出身。后来,一些土匪中的佼佼者脱颖而出,成为了割据一方的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