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智取威虎山少剑波的原型人物曲波,生前
TUhjnbcbe - 2024/9/16 16:53:00

01《林海雪原》一书的出版

年的春天,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它描写了在年冬天,进入东北战场的东北民主联军小分队,同盘踞在牡丹江地区,深山老林之中的几股顽固土匪,进行了巧妙周旋的战斗。

卒消灭罄尽国民党反动派,解放东北全境的战斗历程。

曲波既是本书的作者,又是在解放东北战争中,牡丹江地区林海雪原剿匪战场的亲历者和指挥者。

图片为为用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子荣街

此书发行后遂风靡全国,在当代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颇多年轻人每每阅读,对这本书都爱不释手。

继而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的时候,被评为长篇红色经典小说。

迄今为止,众多读过这本书的朋友,只知道曲波是一位作家,曾经长期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一职。

但不晓得他还担负着另一个重要的职务,就是时任铁道部工业总局的副局长。

昔者在通读这部长篇小说的时候,文中生动惊险的战斗场面,深深打动着敝人的心。

图片为杨子荣烈士陵园

同时对良多年轻人的三观起到引领的作用,感悟和涤荡着他们的心灵。

我亦紧跟潮流,成为曲波作家粉丝队伍里的一员。遂后在机车工厂的招工中,入职这个单位的一名员工。

02曲波同志即是领导又是作家

方入工厂,就有老一辈对我说:“《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就是铁道部工业总局的副局长。”

我听后欢忭鼓舞,暗暗地想:“以后有机会见到他。”

随后不到半年,这句话就得到了印证,真是三生有幸。

现今我就耸于曲波的粉丝,和铁路企业员工的双重角度。

向朋友们介绍一下,我曾经亲眼见到曲波局长的两段追忆。

图片为烈士陵园中花坛

光阴还得从年10月的一天说起。

东北的孟冬,略微有些寒意。

但是天气却是格外晴朗,阳光普照。

树上的喜鹊刚刚更换了新的羽毛,兴奋地在枝头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它以饱满的热情,迎接远方的客人。

铁道部工业总局副局长曲波光临牡丹江机车工厂视察工作,消息像长了翅膀,飞遍了牡丹江畔。

一元复始,铁道部工业总局举办了,全路的厂际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牡丹江机车工厂在全路二十多家厂矿中,一举夺魁。

部工业总局派副局长曲波前来祝捷,并代表铁道部工业总局宣布重大决定。

图片为杨子荣事迹展览馆

是日,曲波局长下了车,走进工厂俱乐部,前去参加会议。

在俱乐部门口,与曲波局长来了一次邂逅相遇。

我先前多次阅读《林海雪原》,曲波作家的形象,在我心中非常高大,很期盼见到作者本人。经年的愿望,在俱乐部门前实现了。

因为曲波在参加解放东北革命战争中,右腿负伤治疗后短4厘米,走路一颠一跛。

但这并不影响,曲波局长在读者心中的高大形象。

反而能看出他带着一股奋勇顽强、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

03曲波代表铁道部工业总局宣布重大决定

员工们都在会场正襟危坐,期待着这位老领导的讲话。

图片为中央军委领导的题词

坐场对这位既是著名作家,又是部局领导的曲波同志,肃然起敬。

大会开始后,台下一片寂静,鸦雀无声。

曲波局长在宣读完铁道部工业总局的嘉奖令后,又宣布了:“原牡丹江机车工厂革命委员会解散,成立中国共产党牡丹江机车工厂委员会,并宣布了新的厂级干部任命书。”

在这里我要补充一句,其时“文革”结束后,上级要求把“文革时期”成立的革委会解散,都变更为党和政府领导下的单位名称。

图为曲波同志当年来到的牡丹江机车工厂

须臾之间,员工们就开始魂不守舍。众人都盼望着速既终了会议,听上一段深山老林、雪原剿匪的故事。

就在会议进行到一瓻的时候,突然有人递上一张纸条。

工作人员看后,就笑着递给曲波局长。

在曲波把纸条展开的一瞬间,有顽皮的员工,用手捂着嘴小声说,“请老领导讲一段活捉座山雕的亲身经历。”

图为当年曲波同志参加会议的机车文化宫

04会场上一致要求讲威虎山的故事

曲波整理了一下麦克风,接着说:“刚才收到职工来条,让我讲一段《智取威虎山》的故事。”

“我先把大会的主要议程进行完,利用会后的时间,讲一段解放军小分队深山剿匪的故事。”

讲到这里,他对台下的观众微微颔首接着说:“我首次到牡丹江机车工厂,员工的愿望,我一定满足。”

话音刚落,会场上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员工们已然雀跃不已。

当大会进行到末尾的时候,曲波局长襝衽了一下衣襟,抿了一口茶水。

开始讲起了在年参加东北解放战争,进入深山剿匪的轶事。

图为当年曲波来牡厂居住的机车招待所

不少曲波的铁杆粉丝说:“能倾耳细听老革命,讲一段林海雪原的故事,乃是荣幸之至。”

他讲地甚好,情景展现的活灵活现。

特别是讲到活抓座山雕的那个镜头,曲波的思绪潋滟,又回到了解放战争的剿匪战场。

他思路很清晰地描绘着这些惊险的场景,讲着讲着曲波从座位上站起来,用手重复着当年擒捉座山雕的动作,现场上响起了喝彩的掌声。

这可比看书的情节生动多了,他还原了小说里没有的战斗场景,叙说了书上没有的故事。

图片为牡丹江市修建的杨子荣广场

05利用业余时间写作

他说:“在铁道部齐齐哈尔车辆厂当党委书记期间,公务倥偬。”

这本书的文艺创作,就是在这个单位工作的时候,用业余时间完成的。

经过曲波局长的笔耕不辍,全书40多万字,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就收官了。

对于完成的初稿,曲波的爱人负责抄写。有些生动的情节,急匆匆地都没有描写出来。

但是我们通过现场谛听,曲波讲解深山剿匪的故事,特别是擒几个重要匪首的情景。

为我们演示和还原了一帧帧剿匪战场的画面,再现了当年许多惊心动魄的战争情景。

图片为英雄杨子荣的塑像

使观众受到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仿佛置身辗转于,茫茫林海、无垠雪原,参与消灭顽匪的那场战斗中。

杨子荣、高波等一大批革命英雄的形象,就在我们身边。

现场聆听的员工,也深深铭刻住那个枪林弹雨、可歌可泣的激情岁月。

06讲述杨子荣牺牲经过

特别是当他讲到麾下杨子荣牺牲的场景时,现场的空气顿时凝固了。

会场下有几个娭毑在啜泣,员工们都听得一清二楚。

图片为石碣雕刻的《林海雪原》典籍

在年农历二月初三,杨子荣去海林县梨树沟后堵,执行战斗任务,消灭盘踞在那里的匪徒武装。

那天,气候非常寒冷,杨子荣等一行小分队冒着凛冽的寒风出发。

来到敌人盘踞的据点,把据点团团包围。

土匪在据点里负隅顽抗,杨子荣冲进据点开枪射击。

枪膛冻住了,子弹没有射出去。狡猾的敌人马上反扑,罪恶的子弹射向了他,倒在血泊之中。

讲到这里,职工全体起立。为这位革命英雄默哀,向革命英雄致敬!

图片为石碣镌刻的杨子荣烈士陵园

翌日上午,蓝天万里,彩云雯华。

在工厂领导的陪同下,曲波局长驱车来到杨子荣烈士陵园,敬献花篮和挽联。

为杨子荣、高波等一干革命先烈默哀。

适时聆听曲波局长讲述,无垠雪原深山剿匪的故事后,又把《林海雪原》一书阅读一遍,感悟更深了。

还书写了一千字的读书笔记,保存至今。

07曲波局长第二次莅临牡丹江机车工厂

事隔二十年后,铁道部牡丹江机车工厂举办,建厂六十周年庆典。

曲波又一次舟车劳顿地来到牡丹江机车工厂,参加庆典活动。

图片为通向杨子荣烈士碑的台阶

由于我对《林海雪原》的喜爱,上天又一次赏赐我良机。

开会那天,我刚迈入工厂俱乐部的正扉,再一次地和曲波局长际遇。

我见他比先前有些苍老,这时候的曲波局长已经步入了古稀之年。

但看上去精神矍铄,气宇轩昂。

仍然不减当年英雄的风采,双眼仍然炯炯有神,保留着当年军人的铮铮风骨。

在年牡丹江机车工厂建厂六十周年的庆典上,他是以铁道部工业总局老领导的身份来到会祝贺的,并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在庆典的最后,大会邀请老领导讲话。

图为在烈士陵园矗立的革命烈士纪念碑

老局长虽然年迈,但是说话还是声如洪钟、底气十足。

他讲了这样几件事,我记忆犹新。

他说退二线以后,被安排去了国家扶贫领导小组工作。

数次出访到非洲,详细地讲解了他考察的情况。

他所出访的是那些贫困的非洲国家,当看到那些失学的儿童,那些营养不良的妇女,那些打工还不能糊口的男丁等等.....。

眼见这些情景,他的心灵颇受启发。

他说:“我们国家经过改革开放,祖国不断强大,国家正在富强,人民生活普遍提高。和非洲国家相比,那是天壤之差。”

他在牡丹江机车工厂的最后一次讲话,职工们听得聚精会神,他讲了一个半小时。

图片为在杨子荣烈士陵园里的纪念亭

08曲波局长拜谒杨子荣烈士陵园

次日清晨,工厂领导又陪同他去了杨子荣烈士陵园。

秋风飒飒,林木萧森。

天空清澈,碧云满天。

远眺烈士陵园,山麓下的灌木都被秋色染成了金黄,松柏在烈士墓两旁蔚然成风。

瑟瑟的秋风透着丝丝凉意,吹过杨子荣烈士墓的上空,为长眠在这里的英雄默哀。

曲波局长肃立在烈士墓前,三鞠躬后呜咽着说:“老战友,这是我最后一次来看你了,身体年迈,出行很不方便了。”

图片为革命烈士杨子荣之墓

今后,在这里与你同伴的有巍峨的群山,有苍翠的松柏。”

并用颤抖的双手献上一束鲜花,摆放在纪念碑前。

在场的同仁听着老局长的悼语,在渲染的画面下,潸然泪下。

此时四周的山峦也在哀鸣!蓝蓝的天空也在涕泣!

此次悼念杨子荣,正像曲波局长对老战友所说的那样,是最后一次来看麾下的老战友。

09曲波局长去世

在年有消息说,老局长曲波去世了,职工们听后心情非常沉痛。

图片为革命烈士马路天之墓

我们不仅怀念这位当年铁道部工业总局的老领导,更怀念他是一个人民的好作家。

是他把东北林海雪原剿匪的故事发掘出来,才让全国人民晓畅了在东北剿匪的战场中,涌现出来的革命英雄杨子荣。

也为这些英雄事迹搬上戏剧舞台,再现茫茫林海雪原,真实的剿匪战斗历程,提供了素材的源泉。

图为海林修建的人民广场矗立曲波的塑像

10海林广场矗立英雄的塑像

现在,海林市广场,矗立起一座高大雄伟的曲波塑像。

他同杨子荣等革命英雄一样,永远屹立在海林人民心中,永远屹立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曲波局长曾两次来牡丹江机车工厂视察工作,开会的议程早已灰飞烟灭。

颁发的奖品也随着时光的流逝,消失无影踪。

但是曲波局长那一段剿匪的特殊经历,体现了他跌宕起伏的人生。

在中国东北的解放战争中,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小分队进入深山剿匪的过程中,加之他现场绘声绘色的描述。

都深切地留在了员工的心中,并且与他产生强烈的时代共鸣。

图片为通向杨子荣烈士墓的阶梯甬道

在会场的动态中,曲波局长与员工现场互动的场景,至今都在铁路职工中传颂。

他当年的青春物语,在员工的脑海中醉于深深。

图片为在海林人民广场矗立的曲波塑像

11后人的评价

曲波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

他从小就参加了革命,亲身经历了东北的解放战争,出任过剿匪战斗中的军事指挥员。

他把自己的历经和指挥过的剿匪战斗,写成红色经典小说。

为进驻东北战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牡丹江军分区剿匪战场上的小分队、以及杨子荣等一大批革命的英雄事迹,记录下不朽的红色篇章。

1
查看完整版本: 智取威虎山少剑波的原型人物曲波,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