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高伟)为落实市委市*府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推进落实进口冷链食品防控措施,抓实抓细疫情常态化工作,海林市市场局认真谋划,多措并举,自12月3日起组织开展为期一周的进口冷链食品大排查专项整治行动,排查登记全市63家业户为进口冷链食品重点管控单位,对15种进口冷链食品进行重点管控。
理清流通链条。确定以大型商超、农贸市场、水产海鲜店、火锅店、俄货店和部分饭店为主,对全市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和冷库贮存三个环节中以海鲜、水产和肉类为重点的进口冷链食品经营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摸底、登记造册,列明经营商户,调查经营品种,理清来源渠道,向上追溯产品供应商和原产国;深究产品去向,严格要求餐饮业户做好消费就餐登记。
细化防控措施。一是严格要求业户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全面落实进口冷链食品索证索票、进货查验登记等各项制度、严格执行无产品核酸阴性检测报告和经消*证明不得采购经营的防控*策。二是实行分区经营。对经营的进口冷链生鲜食品进行专区摆放,分类经营。设立进口冷链生鲜食品专区,设立显著标识,标识区域外不得摆放销售进口冷链生鲜食品。三是开展核酸检测。实行常规周次与排查问题应急核酸检测相结合的检测措施,每周组织开展对冷链食品、农贸市场和送餐人员65批次的经营人员、食品、设备、污水和环境等项目的核酸检测,强调区域平衡,覆盖链条完整。对在排查中发现的无核酸检测报告的进口冷链食品开展应急处置,就地妥善封存,协调相关部门及时采样和处置,无报告前不得擅自移置。上报5位冷链经营者进行新冠疫苗注射。
推进长效措施。坚持工作标准,严格防控措施,始终保持人员在片,责位到岗。实行每周对重点管控单位和重点管控品种的全覆盖检查,坚持周排查结果上报制度,根据排查结果动态调整重点管控单位,指导阶段性工作靶向目标。设计制定防控承诺书统一制式文书,防控措施纸面留痕。广泛倡议餐饮业户尽量采购国产食材进行加工制售,谨慎使用进口冷链食品。
本次检查工作,对海林市进口冷链食品流通数据进一步充实。对在检查当中发现的某冷库存放的未能及时提供核酸检测报告的进口冷链食品组织开展紧急核酸检测,确定为阴性后允许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