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走出人无我有新路子变出日新月异好 [复制链接]

1#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306/8720471.html

海林蔬菜村空中俯拍。

作为城关镇,海林镇一直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推动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和农民发展上,强化提质增效,促进产业兴旺,围绕“强菌、优菜、稳烟、精果药、扩稻豆、减玉米”的总体思路,加速增产提质、融合发展,不断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活力。提升取决于发展,发展取决于创新求变。大约每年以新建多栋大棚的速度递增,同时每年要改造多栋旧棚;两栋1平米的智能阳光四季温室建成投产,科技研发、产品营销楼正在兴建;红光村14万株百果园的兴建……除了自然力量让乡村不时变化着风景,更有带头人的远见卓识和村民们的踏实肯干,智慧和勤劳,不仅赋予了乡村四时变幻,更让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让生活洋溢着富裕。

*员带头打消顾虑收入递增靠实力说话

蔬菜村的标志性建筑。

出了海林市区,直奔海浪河方向,车行驶上河堤,相隔几百米就有一块“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的牌子,全省村级最大无公害蔬菜生产和出口外销基地之一的蔬菜村一点点儿近了,也让记者对那里的环境充满了期待……刚来到村口,就被高十多米的巨型白菜雕塑震撼到了,它既代表了村名,也标注了村里的特色,有着“百菜之王”称谓的白菜更被人们赋予了“百财”的美好寓意。接下来迎接你的,便是一排排的大棚和温室,透过掀开一半的塑料膜,里面满满的绿意格外诱人!

一下车,迎接记者的是夹杂着浓烈农家肥气味儿的田野之风,蔬菜村*支部副书记康伟说:“这味儿怎么样,没有这个味儿,敢说咱的菜是绿色无公害吗!”钻进*凤芹家的*瓜大棚,棚内的温度高达40度以上,和室外形成了近20度的温差,蒸腾的水蒸气变成晶莹的水珠聚集在棚顶,好像无数盏小灯,照着忙碌的*凤芹夫妇。“这还是冷棚呢,从4月17日栽上*瓜秧,半个月的时间已经摘了两茬了。”*凤芹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和记者介绍说,她家一共种了三个棚的*瓜,暖棚3月4日就栽上秧了,现在一天能出多斤*瓜,后面的产量还会越来越多,而且品相也比最开始的要好一些,“刚长出来的‘根瓜’接地容易变弯,品相不好,后面的‘腰瓜’个个直溜身材舒展,而且价格也能一路向好。”*凤芹说,她家产的*瓜采摘下来后,几个小时就能上市,就在咱本地市场全都消化了。“过一阵*瓜、柿子、西瓜都下来了,就带着孩子来,自己采摘也不贵。”*凤芹热情地发出邀请,这些年,城里人来的多了,虽然不是专门的采摘园,活泛的*凤芹也看到了采摘这块的收益,也着实满足了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蔬菜村大棚一角。

蔬菜村坐落在海浪河畔,沿岸沙土肥沃,适宜种植蔬菜,因此村里确定了“以菜富民”的目标。去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万元,村集体资产积累2.1亿元。要是传统的蔬菜种植,可没有这么高的收益,为了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村*委定期组织头脑灵活的*员,到蔬菜产业发展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最后瞄准了种植反季蔬菜。由于建暖棚投资较大,村民都比较犹豫,在风险、困难和顾虑面前,村干部带头,带领几名年轻*员,率先在自己家地里搞起了棚式蔬菜种植,转春一算账,收益明显高于老式种植方式。身教胜于言教,村民见到了实惠,当年就增加了20多栋暖棚,村民种菜的积极性被彻底调动起来了。

“蔬菜村是个合并村,共有户农户,人口人,从这些年的发展来看,村里趋于和谐稳定,集体经济稳步健康发展,这其中,村*委和*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最主要的是我们管好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充分挖掘土地价值。”蔬菜村*委书记窦乃兴发自内心地说,集体经济发展不上来,要说给村民们办好事、办实事儿,就成了一句空话。这些年,村里的集体经济壮大了,从最初每年重阳节为80岁以上老人发红包,扩大到后来给75岁以上的老人发,近年又通过*委会表决,对65岁以上的老人都发红包,“每人元,一年就要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40多万元,当这些老人都举着红包的时候,他们真是发自肺腑的说感谢*。”窦乃兴明白,老人们在乎的不是钱多少,重要的是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要抢占市场,就要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早,根据市场做好提前和延后。”窦乃兴说,同周边对比,蔬菜村同期栽培的蔬菜可早上市7-10天,这里生产的西红柿、*瓜、彩椒等蔬菜产量多、果型品质好、含糖高、耐储运等特点,符合出口外销条件,特别是棚室蔬菜大量上市时,正好赶上南方省市蔬菜生产淡季,北菜南调需求量大、价格高,此外还大量出口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地。根据多年的经验,窦乃兴发现,要想准确把握市场,就要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的作用,今年,村里要专门表彰经纪人,“就说去年七月初,牡丹江地区乃至全省西红柿几乎滞销,最低四毛钱一斤,很多地方村民都沉不住气了,这时候蔬菜村的经纪人提供了信息,告诉大伙儿一定要沉住气,辽宁、甘肃等地的西红柿马上就断流儿,一定要顶住。”让村民们欣慰的是,不出几天,蔬菜村的西红柿批发就达到了两元钱一斤,这其中,经纪人的信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今,村民们在棚室蔬菜上尝到了甜头,如何从有限的土地获取更高的收益,大家更看到了科技的重要和力量,每年村里组织专家来指导,村民们就是再忙也先把手头的事儿放下,“咱这地理条件再好,要是不科学种植、科学管理,也白搭!”一面是棚内忙碌的景象,一面是新建大棚的希望,蔬菜村还将让自己的品牌叫响更多的地方。

抓住“农头工尾”链条把收益攥自己手里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是加强农村基层*的组织建设,进一步巩固*在农村的执*基础提供经济保障。”海林镇*委书记孟昭义说,村里的定位和发展,村*委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员起着示范性的带头作用,这个道理,在新民河食用菌产业带的代表村——模范村,也能得到印证。

现代化菌棚生产。

当天,记者来到位于模范村的光明食用菌合作社,在刚刚建成投产的1平方米智能阳光四季温室内,合作社理事长张光伟正在给架子上的菌袋浇水。“等设备上齐之后,温度、湿度都可以用电脑调控,实现智能化,最终达到一年四季都可以经营生产的目的。”张光伟介绍说,一般的暖棚每年到9月20日就采摘结束了,有了这个智能温室,即使在不取暖的情况下,也可以一直生产到12月中下旬,“今年这个温室刚刚投入使用,已经卖出了第一批猴头菇”。高中毕业后,张光伟就回乡研究猴头菇种植,也是模范村第一个带头种猴头菇的,目前,除了两栋已经投入使用的智能温室,光明食用菌合作社的展厅和研发中心正在建设中。

新民河猴头菇产业带南起海林市食用菌产业园,北至新民村,规划全长20公里,拟总投资10亿元,区域面积公顷,规划建设面积公顷,辐射模范、光荣等21个村屯。主要从事食用菌种植、加工、深加工、销售,主要产品有猴头菇、黑木耳、香菇、灵芝等产品。按照“一带多区、一区多点、综合配套”的发展思路,坚持*府搭台、合作社和企业等工商资本领办、带动村民受益的多元化发展模式。“目前,我们有悦来颐和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富源菌业有限公司、光明食用菌合作社等有规模的龙头带动,并建设了农产品大市场及“农品天下”、“遵义指南针”和“悦来颐和”等6家电商平台,拥有流通领域经纪人近千人,产业带企业年销售额4亿元,其中网络销售额突破0.8亿元。”孟昭义介绍说,下一步,将重点扶持食用菌加工企业,开发猴头菇初、精、深加工系列产品,比如猴头粉、干鲜品精致包装、猴头菇即食品、糕点、猴头菇原浆液、饮料、多糖、酒等产品,把“农头工尾”的利润完全攥在自己手里,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着重产业发展中的首尾相接。

猴头菇大棚。

穿过哈牡高铁高架桥,从海林镇往西约12公里,渐渐地果树夹道,有果花点缀的山坡和田野,总能让人生出浪漫的情愫,没错,我们已经来到了红光村的“百果园”。果园始建于年,由海林镇迎春果树合作社建设管理,拥有各类果树14万株,总占地亩,龙冠、龙丰、金香水、*太平等十余个品种应有尽有,此外还套种了蕨菜、刺老芽等山野菜亩,年可产各类鲜果万斤,实现销售收入0多万元,拉动国道沿线村屯人均增收4元。“果园聘请哈工大城市规划设计院设计了整体发展规划,坚持总体规划、分区推进、分步实施的方式,将建设成核心服务区、体验采摘区、扩展训练区、鲜花景观区、休闲垂钓区、特色餐饮区,打造春赏花、秋采果,集农业观光采摘、休闲娱乐、特色餐饮、养生度假为一体的多元化旅游景区。”孟昭义说,虽然海林镇在乡村游这块儿还比较薄弱,相信有了百果园的带动,会吸引更多的人到海林镇来,同时带动更多的人发展农村休闲产业。

“虽然这些年我们镇的经济发展势头比较平稳,但是也必须看到镇村整体经济实力还不够强,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落地财源项目规模和体量不大,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进程不平衡,新型农业、现代农业建设力度不够,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辐射和拉动作用还不明显,互联网+相关知识掌握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农业基础设施仍需改善,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展。”孟昭义说,只要发现了不足就能明确发展方向,只要广大干部和村民目标一致,就能形成前进的合力,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晨报融媒体记者王晓丹李勇首席记者崔皓陈占辉摄影报道

■行者手记

用心,才能赢得民心

作为海林镇最叫得响的“菜”和“菌”两大产业,蔬菜村和模范村是核心产区,连续多年的“走基层”采访,让记者曾经四到蔬菜村、三去模范村,有时是在乍暖还寒的初春,有时是在硕果累累的仲秋,但无论何时到访,村里那个忙劲儿,都让记者觉得来的“不是时候”又“正是时候”,村民们都忙起来,不仅鼓了自己的腰包,更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村里的“腰杆”硬了,给村民们办好事才有底气。每年以多栋蔬菜大棚的速度递增、聘请全国专家来讲课指导、上马两栋1平方米的智能阳光温室……这些都离不开集体经济作为强有力的后盾支撑;村里修路美化、扶贫解困、惠众民生,更离不开集体经济壮大后的“红利共享”!蔬菜村*委书记窦乃兴那句“不壮大集体经济,为群众办好事就成了一句空话”,说白了就是“没钱啥也办不成”!

话糙理不糙,事实明摆着。因此,“壮大集体经济”成了领导干部们搞好*建的具体抓手,无论是蔬菜产业还是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兴,都是*员们敢为人先、敢于实践、不懈坚持的结果。

“孟书记来之前,海林镇没有会议室,他四处筹款,建成了会议室,标准高又符合实际需求;他还对食堂进行改造,允许子女来有偿就餐,大大解除了女同志的后顾之忧;还建成了公共服务大厅,方便群众办事……”海林镇一位工作人员由衷地感慨。每一个“建”背后都需要经济基础的保障,每一个“建”的完成都让办公更高效,群众更受益。

*建“建”的是什么?就是人心!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这就是“用心”;人人都有房住,人人都有钱花,自然赢得人心。今后,各级干部要干啥、该咋干,还得看群众让干啥、想咋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