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讲了浮梁红茶的部分往事,本文着眼于浮红和祁红之间的瓜葛。
当代浮红在红茶江湖里的地位类似于金庸小说里的伏牛派,存在感很低。顺便说一句,金庸创建了好多门、帮、派、家、会、寺、庄……没有一个在江西的。
金庸年少时在与江西接壤的浙江衢州上过学,但他未曾进入江西境内。据衢州的金庸粉丝们考证,天山童姥原型是衢州人
浮红偶尔想噱头一把,基本上的套路譬如在景德镇一带某高山上发现了野生浮红茶树,又譬如自称恢复制作出一款当年拿下巴拿马金奖时风味一样的祁红。
在万里江山一片红的当下,想要出名和大卖确实很难
从茶的民俗趣味角度,浮红却很有意思,折射出曾经大时代下的丰富故事。
在祁红发明之前,浮红是借正山小种的机会大卖。光绪年间,祁红诞生,浮红就发生了巨变。祁红发明人有争议,一般认为是余干臣。他弃官从商后,作为有眼界的人,制定了红茶的谋略:
一、坚定地仿效正山小种的风味和制法,这样好卖,容易引导老外采购。
二、开创自己的品牌,强调原产地在徽州的身份,并不想谎称假冒是武夷山的红茶。
三、技术重点放在拼配,只要能形成目标风味,拼配的原料在徽州以外都可以,譬如浮梁的原料。
祁红和浮红,曾经有点像徽派建筑和赣派建筑,傻傻的分不清。赣派是青砖黑瓦马头墙,徽派建筑是墙体刷白,所谓白壁马头墙。
赣派
在中国茶的历史长河中,祁红算很晚的了,年才创制,至今还不满一个半世纪,没有动辄千年的典故可以依托,而且它纯粹因商贸而生,所以清末那些避谈商利、清高自守的文人们根本不会对着它吟诗,使得祁红的传统文化底蕴很单薄
从商业角度出发,正所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明初衷就是卖给老外的,所以它的风味和产业链的把控适合出口换外汇,于是近代茶学大高手、非常爱国的茶学宗师吴觉农特地写了《祁门红茶复兴计划》。
大帅哥吴觉农
在复兴计划书里,吴觉农先戳破了祁红在贸易上的劣根性,提出一定要彻底改革。他对茶农、茶商、洋行之间的尔虞我诈描述得十分生动,譬如:“洋商操纵祁红的价格,每年最早运达上海的祁红价格极高,过两日即下跌三成,再过两日茶价已不足一半,不仅定价随洋商所欲,行业内还有“吃磅”的惯例,不论茶的品质如何,出货时必须多给2.5%至4%不等的补贴,且这种盘剥并不仅止于洋商,茶栈、茶号、茶农之间也存在着大鱼吃小鱼的关系。”
祁红一反中国文人茶含蓄内敛的情趣和气质,靠着高扬的香气走出国门,拿下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质奖章,和印度大吉岭、锡兰乌瓦并称世界三大高香红茶。
有不少茶友问过我,为啥正山小种、滇红不算高香红茶?祁红是不是中国最香的红茶?老外评的三大是不是很主观甚至恶意为了打压中国红茶?
真相其实非常冷门。
老外所谓的高香是那种锐利的香可以高到直冲脑门。把额外添加香料香精的因素先不管,大吉岭红茶和锡兰红茶的高香夺人,是可以和发酵不足的“青味”划等号的。在我写过的印度的茶叶密码文章中我发过大吉岭上乘春茶的干茶图片,一目了然。
大吉岭春摘
所以老外当年喜好的是一种不符合中国人含蓄悠远的审美,并相当具有侵略性的香气。当然,这种红茶调以牛奶、就着甜点蛮好的。
祁红没啥中式的文人雅趣,但老外会赐予,譬如土耳其诗人希克梅特曾诗咏祁红“在中国的茶香里,发现了春天的芬芳”。其实,用春天的芬芳来形容一款发酵到位的红茶是很古怪的,估计那是青味
祁红诞生初期,乌龙茶与红茶的区分不明确,祁红曾一度以“祁门乌龙”的名号在江湖走动。吴觉农在复兴计划书里尖锐地指出,祁红为了保留香气,“减少发酵之充分”,戳破了祁红“高香”秘诀的真相。
所以,当年拿下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的“祁门香”,作为当代祁红的标配营销故事即可,一旦深究则一地鸡毛
在祁红发明之前,浮梁已经红茶出口旺销了。祁红诞生后,一直想招安南边的隔壁邻居浮梁,奈何浮梁不肯就范。随着战乱等多种因素,浮红陷入衰败。随着祁红在出口市场上出名,再度招安浮梁成功。
祁红与西湖龙井、*山毛峰、蒙顶甘露等,属于北纬30度的所谓“茶树*金生长带”。茶叶的芳香物质之“香叶醇”含量很高,这个秘密直到祁红诞生时才得以发现。然而,对于外销市场,光靠香气是不够的,还要保证长期的风味稳定和产量稳定。于是祁红就出现了中国茶中非常罕见的“求其匀细,掌握椎击无所不至”的工艺,意思是把完整的干茶切割成细小的条索,筛分出不同等级,并且进行拼配。
老式祁红要人为切细碎的
国企祁门茶厂原厂长、祁红非遗传人闵宣文曾说,拼配的口感目标是鲜、甜、厚三者兼具。
快90岁的闵宣文
所以,所谓的“祁门香”是一种针对出口外贸的中正、平和、稳定的风味,根本没有祁门地区特有的茶树品种香、山场特殊神秘香气之类的。
当代是各产区各自玩各自的,不可能提供大量廉价的原料给其他茶区做拼配用,或者干脆冒充,譬如顶谷大方和西湖龙井的关系。
那种拼配地理范围涵盖皖南祁门、池州、和江西境内浮梁、婺源等地的老式祁红已经不复存在。据传说,老式的“祁门香”是综合有玫瑰花、洛神花、乌梅、苹果干儿、杉木等的混合味道,我无缘品饮。
当代,在万里江山一片红的激烈竞争态势下,祁红受欢迎程度早已不如往昔。而且为了争夺利益,打官司和检举揭发等事件网上一搜好多,祁门茶叶协会、祁红老厂、非遗传人、祁门和池州之间的互撕,有的官司长达十四年。皖南内部都在打架,位于江西的浮梁当然早就离开祁红自己单干了,不爱也不恨,彻底斩断过往。
浮梁确实现在也保存有一枚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但它到底是哪一个奖项,没有定论,有说是浮梁的“天祥茶号”所产的“浮梁祁红”,有说是景德镇瓷器,甚至有说是江西另一款名茶“狗牯脑茶”的。我觉得,这个仅有考古角度的意义而已。
其实,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让很多中国农产品拿了奖牌,开始出名,如*山毛峰、太平猴魁,这和当时在上海经商的以徽商为主体的老板们有关,他们以国际视野去操盘,在当时的中国属于超前的
坦率地说,离开祁红体系的当代浮红,回退到更为落后的阶段,绝大多数是粗糙地炒揉,口感瑕疵度高,而且风味失衡的红茶。
其实,以江西的气候和地理环境,诸多山野具备出好茶的条件,与其掰扯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之类、白居易琵琶行等历史故事,不如认真种植茶树,提高制茶手艺,做好品控,玩不玩拼配倒是无所谓,但以江西的条件,做出口味纯净的茶不会很难。
岩茶非遗传人王顺明曾在武夷山本地茶学培训机构的一个班上与学员有过一则有趣对话。学员问:“江西武夷山刚成功申请世界遗产,有人说江西武夷山的茶也可以叫武夷岩茶,您怎么看?”王顺明回答:“江西的河红、饶绿本来也是名茶,可以好好研究怎么生产制作得更好。但是有的人看到别人老婆长得好看就拼命看,拼命看,称自己是隔壁老王,这是不对的。”
岩茶巡讲大师王顺明
王顺明的许多话不能当真,譬如他最出名的口号“好听就是好茶”,但上面这段话点中了要害。河红和饶绿产区位于浮梁和福建武夷山之间,是背靠热点产区蹭着卖,还是沉下心来踏实做好自家的茶依靠时间慢慢沉淀,其实是中国很多茶区的纠结所在。
茶烟隐隐心饮为上
奕哥与您来说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