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4718.html按语:什么都懂、什么都敢聊、又不是“民科”,这样的人主编平均三两年能碰到一个。人类学家张经纬就是这样的人,尽管主编16年前就认识他了。《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干货极多,信息量极大但不晦涩,这得益于作者的好文笔。今天选取《被茶叶改变的唐宋口味与*治》一章与田野拾遗的读者分享,希望您喜欢。停更好久在此致歉,送书三本敬请自取(规则见文末)。隋唐帝国的“丝路”难题
继承北朝的隋唐帝国再度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达一百六十多年南北对峙的局面。在完成这一宏大工程的过程中,许多北方族群以独特的方式参与到这场巨大的人口迁徙中来。
先是北魏为了加强对南朝的*事威慑,把人力、武力补给的目标,瞄准了更北方的柔然。太武帝拓跋焘(云冈石窟“总统山”中的第三位)曾七次进攻蒙古高原东部的柔然。《魏书·崔浩传》专门提到,战果最大的一次“凡所俘虏及获畜产车庐,弥漫山泽,盖数百万”。过去的研究者都认为,北魏进攻柔然是对后者扰边的回应。我们今天已经证实,这些“盖数百万”的俘虏(人口)和畜产(主要是马匹)才是北魏的主要目标。
柔然就这样被北魏击败,损失了大量人口和生产资料。为了迅速弥补损失,柔然把希望寄托在更北面的阿尔泰山北麓的突厥身上。他们征调突厥人为自己生产铁器,并从事*事行动。接下来的故事,就像我们在第四章“‘李将*’传奇”里看到的那样,当越来越多的突厥人参与到柔然的出征后,两者之间的力量对比就悄然发生了变化。随着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并进一步发展为北周和北齐,柔然也在突厥的攻势下发生了瓦解与迁移,一部分向中亚草原西迁,另一部分则融入了突厥。
等到隋唐帝国建立起统一中国的事业时,北边的邻居也从柔然变成了突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柔然的瓦解和北朝的终结其实是同步发生的。
隋唐的盛世,同样离不开战马的支持。由于忙着处理南朝遗留的问题,隋朝一开始是以贸易的形式从突厥方面有计划地购入马匹的。比如《周书》中就提到,突厥曾遣使贡马万匹。在中国的史书中,双边对等的贸易活动往往被表述为朝贡。实际上,突厥的马匹并不是免费赠送的,隋唐王朝一直需要花大价钱才能购得这些重要的战略物资。而用于购买马匹的资金,就是汉地特产的“绢帛”,也就是广义上的平纹丝绸织物。
在从汉代开始的“丝绸之路”上,丝绸从来不是以货物的形式出现的。汉地王朝把丝绸当作酬劳发放给自己的兵卒或者来自草原的雇佣*,丝绸相当于给他们的工钱,而草原部落通过物品交换,又将其还原成纺织品,流入西方世界。这便有了“丝绸之路”。
现在,这些丝绸又成为隋唐王朝购买马匹的主要支付物。随着王朝对外战事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战场需要越来越多的战马,越来越多的战马则需要越来越多的绢帛。这对隋唐*府来说,是个非常令人头痛的问题。
幸运的是,一个曾在寺院里长大的茶叶品鉴师,偶然帮助唐朝*府解决了这个巨大的难题。
陆羽和饮茶革命
这位茶叶品鉴师名叫陆羽,就是大名鼎鼎的《茶经》的作者。
陆羽原是弃婴,出生在唐代开元年间后期,从小在湖北的一座寺院里长大,青年时在江南各地四处评鉴茶叶,居无定所。他二十四岁时定居浙江湖州,写出了三卷本的《茶经》。
《茶经》包含了陆羽对茶叶从制作到饮用的全部认识,归纳起来有两大部分。
他首先批评了唐代以前的喝茶方式。
中国喝茶历史很早,三国时代就有明确的历史记载,但直到唐代,喝茶还只是长江以南,甚至更偏南地区的习惯。起初,茶叶只是喝茶过程中的一部分内容,因为早期的茶水里,不仅有茶叶,还有葱、姜、红枣、橘子皮、薄荷叶、茱萸的果实,等等。这里的茱萸,就是重阳节“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它的果实有酸味,和橘皮、红枣一起,再加上茶叶一起煮,味道应该近似今天的果茶。
今天中国南方山区的客家、瑶族,还保留着这种传统的喝茶方式,称“打油茶”或“擂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茶水中还会放入炒过的米粒,甚至油渣一类。这样来看,这种茶很容易“喝饱”。我们有理由设想,中国饮茶的最初形式,很可能不是饮料或艺术的一种,而是餐饮的一部分。
陆羽在《茶经》里明确反对这种喝茶方式,觉得这个味道乃“斯沟渠间弃水耳”,就是说和阴沟水差不多,但他也帮我们确认了当时的习俗就是如此。他接着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喝茶方式:茶水里有且只能有茶叶。这种饮茶方式规定,首先要把茶叶捣碎,放到开水里煮。喝的时候,不仅要撇去上面浮着的泡沫,也要过滤掉下面的茶叶渣,只喝中间碧绿的茶水。按照这种煮茶法,喝茶的人通常是见不到完整的茶叶的。这比较近似于现在福建地区喝工夫茶的方法。
宣化辽墓壁画备茶
除了茶叶,陆羽对茶具也有具体的要求,这是他对今天喝茶方式的第二大贡献。
之前的人们喝茶,因为是一大锅煮在一起,所以不太讲究茶具。到陆羽这里,变成了只喝用茶叶煮的水,为了衬托茶水的碧绿色,他特别把绍兴生产的越窑青瓷,推举为最好的茶具。他认为“越瓷类冰”,有一种通透感,对欣赏茶水的颜色有很大的帮助。这一点就连当时最好的北方邢窑的瓷器都比不上,因为邢窑以生产白瓷为主。但他还是留下了“邢瓷类雪”的评价,以后的人们就用“类冰”和“类雪”来描述越瓷、邢瓷的基本特征。此外,还有淮南寿县的寿州窑,因为颜色太*,以及江西的洪州窑,因为颜色太深,均被陆羽从品茶名器中剔除出去了。
由此可见,陆羽对饮茶的贡献确实很大,可以说直接促成了一个产业的诞生。《册府元龟》中记载,唐代中期以后,“江淮人什二三以茶为业”,此后茶叶更是成为唐代经济的支柱之一。然而茶叶能够行销海外,还离不开另一个外部市场的出现。
从绢马贸易到名马市茶
唐朝承自鲜卑族建立的北朝,同样也继承了北朝广泛流行的佛教。唐代文献中最早关于茶叶的好评,就来自一个和尚。
和陆羽差不多同时期的邢州刺史封演写过一本《封氏闻见录》,书中专门提到,在当时的泰山灵岩寺有一位高僧,严格遵守佛教过午不食的规定,但晚上并没有精神萎靡,反而修行得更加厉害。原来,虽然他中午以后不再进食,但可以通过喝茶来提神。这个神奇的故事很快就在佛教界传开了。
巧合的是,陆羽就是在寺院的环境中长大的,他很可能对茶叶中的茶碱能够刺激中枢神经,使人保持兴奋,从而促进佛教修炼有所体验。他提出打破传统,不在茶里加入葱姜、红枣、橘皮,而改用清茶的喝茶方式,也很可能和佛教修行中只能喝水而不能摄入食物的饮食习惯有关。另外,他还特别强调,喝茶所贵的是头三碗,不宜加水多次冲泡。这与其说是重视茶香,不如说和茶水中茶碱的浓度有关。
可以说,佛教给茶叶提供了发展空间。不过,茶叶走向更大的市场,和安史之乱有着内在联系。
大约在陆羽二十二岁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为了平定叛乱,唐朝不仅从境内各地调兵遣将,还从蒙古高原的回纥酋长那里招募了大量士兵。回纥援*作战英勇,是唐朝击败叛*的重要力量。为了感谢回纥,唐朝向他们广开贸易市场。而前面引用的《封氏闻见录》中又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往年回纥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亦足怪焉。”封演观察到的回纥“名马市茶”的活动,就是被后人广泛提到的“茶马贸易”的先驱。
但封演所谓的“亦足怪焉”又从何而来呢?因为在不久之前,唐朝都是沿用隋代之策,用丝绸来交易马匹。
安史之乱后,为了应对各种局部叛乱,依然需要从回纥等处大肆购马。这就有了白居易《阴山道》诗中“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的困境。唐朝每年从回纥购买马匹,花费大量丝绸,结果造成了经济上的力不从心。而封演发现,回纥居然没有要求唐朝用缣帛支付,而是接受了茶叶作为交换马匹的货物。这令唐人称怪之余,更有一种时来运转的感觉。
后来的许多世纪里,南方汉地的茶叶种植者,一直都有一个误会。比如《明史·食货志》就认为“蕃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这其实是因循了唐宋以来根深蒂固的偏见。茶叶在晚近的时代确实流行于草原部落之中,但他们饮茶的历史不过一千多年,而在这之前,没有喝茶的时段则有上万年之久,并没有因此得病。
回纥“名马市茶”的原因另有机缘。从早期开始,回纥便从西部草原接受了摩尼教和佛教的信仰,这两种宗教都有一定饮食方面的限制。尤其是摩尼教,有着比佛教更严格的修行和饮食要求。偶然的机会,曾经让泰山灵岩寺高僧修行翻倍的神秘饮料,引起了回纥人的注意。喝茶确实能弥补由饮食不足而引起的精神不振——从这个角度来讲,游牧部落之“病”,并非由乳酪引起,而是源于宗教带来的饮食变化。
不管怎样,回纥对茶叶的兴趣让唐朝看到了契机——这是一种预示未来产业结构大转型的契机。用茶叶替代丝绸,来购买回纥的战马,帮助唐朝一举摆脱了缣帛生产不足引发的经济困境。这一尝试的大获成功,既改善了唐朝的经济状况,也将汉地与草原的贸易,从“绢马贸易”永久性地转变为“茶马贸易”。而且由茶叶贸易开始,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茶叶拯救中原王朝
在茶叶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唐代的经济生产结构发生了改变。
陆羽在《茶经》中曾举晋代的刘琨、张载、陆纳、谢安、左思等名人喝茶的事迹,但这并不表示人工种植茶叶的普遍化。唐代以前各地陆续种茶,但并没有很大的市场,种植和销售的规模都非常有限。
直到《茶经》完成不久后,茶叶市场迅速出现。当时最有名的茶市,莫过于饶州的浮梁,也就是今天江西景德镇市的浮梁县,当时的景德镇还只是浮梁下面的一个市镇。浮梁茶叶的知名度,有白居易的《琵琶行》为证:“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按《元和郡县志》的说法,在陆羽去世的时候,浮梁茶的年销售量已经达到“每年出茶七百万驮,纳税十五余万贯”。每年茶叶制成的季节,不但有江淮各地的商人前来购买,甚至远道而来的山西人、河北人也络绎不绝。这样来看,白居易诗中的这位“重利轻别离”的商人,只是积极参与了当时的爆款商品茶叶的全国性销售。茶叶销售对经济的刺激可想而知。唐朝甚至专门设置了“茶叶税”,从中赚取了大量收入,补充了国库。到了唐代后期的宣宗之际,茶叶税收入已经达到每年将近八十万贯,成为*费开支的重要来源。
另外,中原各地商人买卖的茶叶,有很大一部分也流入了周边地区。唐朝的外围还有吐蕃、*项等许多民族,他们毫无例外地都经历了从起初的对外扩张到后期生产乏力,进而向内坍塌的发展轨迹。在这一过程中,佛教一如既往地成了民众的精神选择。可以想见,茶叶的妙用也很快为他们所知。
和回纥买茶的故事一样,唐朝可以向他们供应茶叶,而他们所能提供的畜产品,尤其是马匹,同样也是唐朝所需,双方一拍即合。
等到宋代以后,汉地*府在马匹生产的自主性方面越来越低,对“茶马贸易”的依赖也越来越高,进而变成了一项固定的制度。过去的文献常常用边疆人群“嗜茶”,而汉地则是开恩“市茶”的观点来描述这种贸易。现在看来,实际情况恰好相反,汉地人群其实更离不开马。
茶马古道上的背夫(威尔逊年摄)
由于茶马贸易的场所都在中国的北方或西北,为了节省茶叶的运输成本,唐朝*府也把茶园从赣东北、皖南,迁到了陕西、四川等地。唐代末年的诗人孟郊,写过这样的诗句:“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意思就是用越窑瓷器来喝蒙顶山的茶叶。蒙顶山位于四川雅安,也以出产毛峰茶闻名后世。用四川本地茶叶去交换川西北的马匹,确实要少走许多路程,但这也间接造成了唐代著名茶叶市场浮梁的衰落。
茶马贸易保障了优质战马从西北地区源源不断地输入,宋朝因此得以抗衡辽国、金国,使中原王朝又坚持了两百多年。
从茶都到瓷都
茶叶对唐宋时代的历史影响,远不止这些。
我们前面说过,陆羽的《茶经》除了提到对茶水的讲究外,还特别强调了茶具的重要性。对于喝茶这件事而言,茶具可能更能体现出使用者的用心。
经过陆羽的推销,唐代茶叶市场突然崛起,随之也带动了瓷器,尤其是瓷质茶具行情的上涨。其中主要的受益者就是越窑青瓷。虽然越地是中国陶瓷故里之一,拥有悠久的制陶传统,但越窑瓷在唐代走向顶峰,跟唐人爱喝茶有着莫大的联系。孟郊诗句“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道出了越窑瓷的可贵——对于有追求的饮茶者来说,就算茶叶换成了川茶,茶盏仍然要用讲究的越瓷。唐代人喜欢喝工夫茶,所以通透的越窑青瓷受到追捧,成为首屈一指的瓷界精品,把原本“类玉”的邢窑白瓷给比了下去。
到了宋代,喝茶方式有所转变。宋朝人喜欢把茶叶加工成茶膏,进行“斗茶”。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