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海林林业局有限公司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 [复制链接]

1#

(刘守辉王衍龙)一段从林场通往林班的五公里山路,崎岖泥泞,车子摇摇摆摆挣扎着前行,而这样的山路,大海林林业局有限公司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的队员们日常都是骑着摩托车通过,林调员柏永顺不无心疼地说,这路太费车了,多好的摩托车也骑不上两年。

来到西南岔林场林班时,队员们早已经在山林里开始工作了。“嗨,在哪呢?”“在这呢!”一问一答的声音带着一股穿透力在林间回荡,循着声音,柏永顺熟练地带领我们穿过密林找到作业中的林调队员。

退休不退岗,柏永顺不舍得离开这片大山。

柏永顺是西南岔林场的林调队员,与其他队员不同的是,他已经于今年的1月份退休了,由于西南岔林场只有他一名林调队员,队里人手又严重不足,柏永顺主动请缨,配合队里完成森林抚育调查任务。“林调队的工作确实很辛苦,冬天爬冰卧雪,夏天一湿就半截子。我干了一辈子林调队,对这片大山非常熟悉,虽然挺难、挺辛苦,但还是挺舍不得。”柏永顺的笑容里有不舍,也有作为一名林调人的自豪。

如同柏永顺所说,林调工作真的很辛苦,夏天天长工作时间长,队员们一天要走10多公里的山路,赶上雨天他们遮挡好设备仍然继续工作,即使下再大的雨,也得把号圈完才会下山。白天,他们在山林里穿行一天,晚上回到租住地还要整理汇总和上报当天的调查数据,制定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六七月份蜱虫(草爬子)多发季,裤腿上密密麻麻的通红一片,队员们没有时间处理,直接用砍刀往下刮,回到家衣服都脱在门外不敢拿进屋里。午饭都是在林中边走边吃,坐下吃饭一是怕蚊虫叮咬,二是怕休息的时间过长影响工作进程。由于每天走的路程较远,队员们都是尽量少带东西,尤其是零下低温作业时,大家都是怀里揣上两个馒头,带上几块蒜瓣就着馒头吃,只因为大蒜能耐一定的低温不易冻,冬天上山带蒜瓣既体现了林调人的智慧,却也更让人心疼。林调工作苦不苦,苦!累不累,累!可是他们乐在其中。因为他们说:“克服艰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术业有专攻,林调队队长蒋衍龙说“我认为士兵就得会打枪。”

“不学习就淘汰!”这句话深深的刻在每个林调人的心里。26岁的“新兵”孙武强有更深的体会,进队只有半年时间的他,从最初的连树种都分不清,到现在可以独立完成森林抚育外业调查任务,对此,他说既得益于队里的各项学习培训,更感谢老队员的帮助,随着本领的不断提升,他越来越热爱这份工作。

目前林调队的各项设备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设备不断更新,要求队员的技能水平不断提升,如何让新设备发挥最大作用,如何让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的队员们尽快掌握新技能?多年来,林调队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他们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一个人会了传帮带,新老队员互相学习,每年进行严格的培训和闭卷考试,成绩不及格的要再学习再补考直到达标等方式不断强化业务技能提升,队员们也从“要我学”自主转变为“我要学”。近年来,外业操作设备从原来的罗盘测量到使用GPS,再到平板电脑作业,实现了用纸记账到无纸化作业的转变。无人机,RTk,大型绘图仪等新设备队员使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虽然随着自然减员人员越来越少了,他们的技术却越来越高了。

林调队的每一名队员都是多面手,复合型人才。

用蒋队长的话说就是“练出来了,都能挑大梁了!”

专职司机王延峰把家里的电脑搬到单位学习业务,现在可以独立带队完成调查任务。收费站转调来的张文平短短几年熟练掌握了各类软件、仪器、设备、表格等操作技术,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内外业强手。邵继*、李振东参加省总工会举办的全省森工林区森林经营技能比武大赛,取得第一名和第四名的好成绩。刘俊岩、张健被国家林业规划设计院抽调赴云南进行造林地、退耕还林的核查工作。选派的3名队员配合省第三规划设计院去依兰县和方正县调查公益林监测样地和二类森林清查工作。林调队与国家规划设计院和省规划设计院合作,全年完成七项占用林地调查项目,创收万元,既为公司创造了经济效益又提高了全员整体素质。

正如队长蒋衍龙所说:“一个单位需要一帮人、一群人支撑起来,一个好不算好,只有全体队员的技能全面提升,才会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林调队伍。”

正如歌中所唱:“一群人一条路,坚持一直走下去,一群人一条心,再苦再累也愿意。……”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热爱大山的林调人必将收获更多的精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