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良工巧匠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晋京展 [复制链接]

1#

年7月30日,“良工巧匠——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晋京展”在北京爱慕美术馆正式开幕。展览邀请到苏州水乡木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海林、苏州苏派鸟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方清华参展,集中呈现两位苏作匠人的35组(件)代表作品。

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起源于苏州的“苏作手工艺”是中国传统文人文化与工匠文化高度统一的产物、是中国东方式审美与神韵的集中体现,其中“传统木船制作技艺”与“苏派鸟笼制作技艺”,于年被江苏省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天中飞鸟、到水中行舟,徐海林的船模与方清华的鸟笼在美术馆场域隔空对话,以此打开观众对非遗在现代社会中多样性存在的想象。

江南多水,美丽富饶。船,承载着江南特色的传统文化、见证了历史发展的繁荣往复。早在唐宋时期,苏州就是舟楫云集的商业中心,正因如此苏州水乡木船制造手工技术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徐海林生于水乡,自16岁便学习传统造船手艺,怎奈时过境迁,千年木船制造工艺被现代科技制作所替代。不忍看传统手艺就此失传,徐海林开始制作微仿真船模,二十多年间,他已制作名类船多艘。

从展厅呈现的方清华20组鸟笼作品中,得以看出苏派鸟笼的特点:工艺精细、美观秀气,极具中华传统文化的风韵。每个鸟笼背后也都有着特别故事,比如“葫芦藤冰梅顶金丝鸟笼”实则是采用中药配方煎制而成;“字花门花脚回纹亮顶笼”需使用8年以上老竹、耗时两月余手工刻制才得以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方清华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将鸟笼技艺传承下去,他曾说过,“鸟笼并不是单纯为了养鸟而存在的”。如今,方清华用苏派鸟笼的制作技艺做出了许多小物件:放文具、做雕饰,苏派鸟笼在21世纪以新形态走入日常生活。

古老的技艺,要如何适应当代社会?这是许多非遗传承人面临的问题。方清华将鸟笼技艺与养鸟剥离、徐海林从制作大木船到制作小船模,都是为了在新时代下更好地传承传统技艺。自年起至今十余年,爱慕美术馆在每年春天都会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持续推出非遗艺术展览。通过对非遗技艺的艺术化、大众化呈现,引发社会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