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浮梁县按照“生态+扶贫”的工作模式,充分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促进乡村旅游开发,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有力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该县结合实际,深入挖掘地区自然条件潜力,着力发展优势明显、带动力强的林业产业。加强高产油茶林基地建设,坚持*府引导、市场运作、*策扶持,基地化发展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帮助赣森、桃源等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增加加工设备,提升生产能力,辐射带动更多贫困对象。全面推行“公司+基地+油茶合作社+林农(贫困户)”的模式,积极引导贫困户以林权入股,投入15万元在锦里村打造50亩高产油茶示范基地,所有贫困户作为股东参与分红,以提前预付红利等形式促进贫困户增收。积极推进低产毛竹改造和林下经济,对参与毛竹发展的贫困户或有贫困户参与的毛竹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林场以及毛竹种植、加工企业等经济实体优先安排项目,对竹农(贫困户)完成连片面积亩以上的竹林低改每亩补助元至元,全县涉及毛竹低改贫困户20户,惠及贫困群众30多人。同时,每年安排20万元并整合林业项目资金,帮扶省级贫困村扶贫合作社林下经济的发展,鼓励贫困户积极发展林—药、林—畜、林—蜂、林—驯等林下经济。仅年,全县合作社聘请贫困户加入社员就有55户,涉及贫困人口人。“财*惠农信贷通”涉林贷款主体通过租用贫困户林地或聘请贫困户务工等方式帮扶贫困户9户,贫困户受益资金元,惠及贫困人口18人,此外,该县还整合公益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及森林资源保护省级森林防火补助资金,拿出一部分用于就业扶贫。目前,仅聘用贫困户护林员就达多名,直接受益资金元。与此同时,该县通过“旅游+景区(点)+家庭旅馆+农家乐+贫困户”的模式,致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不断壮大全域旅游经济,以此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建设,重点打造汪湖原始森林、梅岭峡谷、金竹山寨等为主的自然山水游;以瑶里、东埠、童画村、沧溪、严台、进坑、天宝龙窑、礼芳、经公桥“三港”、绕南、兴田程家山为主的文化村落游;以王港杨梅园、臧湾双龙湾、葡萄园、新家茶园、陶然山庄等为主的采摘体验游;以新屋下荷花园、南泊荷花园、南泊向日葵、臧湾向阳公社等为主的农业观光园;以蛟潭花千谷、江村油菜花、王港格桑花等为主的赏花游。通过大力发展茶园观光、休闲、婚纱摄影、采摘等方式,推进茶园生态旅游建设。目前,全县已建成国家4A级景区3个,国家3A级景区1个,国家2A级景区1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7个,中国传统村落1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景区遍布瑶里、浮梁、臧湾、湘湖、勒功、江村、兴田等各乡镇,乡村旅游景点30多个,生态旅游精品线路16个,浮梁境内农家旅馆或农家乐旅游经营户达余家。今年1至9月,全县接待游客.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5.9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万人次,总收入31.5亿元。仅此一项就带动了贫困户户人,户均年增收0多元。
文章作者:程毅产汪圣林
责任编辑:江琎
审核:余珺
监制:董*发*胜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