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发动内战以来,蒋介石受到全国人民的指责,为了稳固政权,也为体现其“民主政治”,蒋介石在年撤销了上海林市参议会,下令“民选”参议会议员,并举行参议长的选举。所谓民选,不过是糊弄一下不知内情的普通民众,内行人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参议会只是一个民意机关,没有多大的实权,但杜月笙为了展现自身的影响力,也决定参选,角逐参议长这个席位。他相信,凭借自己的“民意基础”,一定能当选。
当时,上海划分为31个行政区,参议院有各选区以及社会团体推选。杜月笙早就有图谋,预先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安排众多杜门子弟以及恒舎成员在里面任职,其中很多人还身居要职,地位相当显赫。至于社会团体,杜的势力就更大了。参议院选举的结果,没有丝毫意外,杜月笙以最高票当选参议员,与他一同当选的杜门子弟,如万墨林等竟有30多人,由此也能看出“民选”的本质。
参议员“面选”之后,接着就要选参议长了。这个位子杜月笙势在必得,于是,杜系的门生纷纷为杜月笙摇旗呐喊,大力鼓吹“参议长非杜先生莫属”。就在杜月笙以为胜券在握的时候,一盆冷水泼过来。蒋介石放出消息:他希望参议长由潘公展出任。潘公展之前一直担任中央宣传委员会主任委员,是蒋的亲信,论声望,在上海滩,杜自然胜过对方很多,但潘公展有蒋力挺,杜月笙再怎么了得,也只得退位让贤。
话已经放出,这时候突然宣布放弃竞选,这不是拆自己的台吗?杜月笙并不死心,指示徒弟们在报纸上加大舆论攻势,企图改变蒋介石的心意,终究无济于事。杜月笙黔驴技穷,只能听命了。为了保住面子,他想到一个好主意:他首先全票当选参议会议长,然后再说因为身体原因让给潘公展。这不就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嘛,一没有拂逆蒋的意思,二来也不丢面子。
很快,杜月笙就把这个消息告诉手底下的人,于是这些人就风风火火的行动起来,拉票买票。但是他们有一个阻碍,就是吴绍澍,他虽然被杜月笙等人从副市长上拉下来,但是仍然是上海市党部、团部的负责人,仍然有极大的势力。吴系的人也掌握着一大部分票数。杜月笙要想全票当选,就得克服这个障碍。
王先青跟随杜月笙多年,又自认为自己和吴绍澍有多年的交情,就想从中周旋,说服吴绍澍别作对。事实上,杜的忧虑是有道理的,因为吴绍澍被拉下马之后,一直愤愤难平,就想找个机会报仇,现在他知道杜的难处,就想着给他一个难堪。
王先青去了吴绍澍家里,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他说:杜先生这么多年,为党国立下汗马功劳,可谓劳苦功高,现在,他有意全票当选参议长,再退位让贤,吴兄能不能帮个忙呢?
吴绍澍猜到了来意,就假意答应了,王先青信以为真,兴冲冲的报喜去了,杜深知吴绍澍的为人,淡淡的一笑,对此不以为然,但是王先青说的有模有样,他还真有几分相信。他让人准备好洋洋洒洒几千字的发言稿,打算到发言时,风风光光的退位。
这天,漫天大雪,上海参议会在正始中学大礼堂举行会议。正始中学是杜月笙开在上海西区的一所全日制中学,校舍宽敞明亮,超过上海的大小学校。上海市长和杜月笙熟悉,见没有会场,就请求杜月笙借用正始中学的中学大礼堂。当杜月笙穿着一身大褂出现时,礼堂里顿时掌声雷鸣,杜抱拳致意,感谢各界的朋友。市长亲自迎接,将他让到主席台,和潘公展等人坐在一起。
一切就绪,大会正式开始。首先是所有当选议员举行宣誓典礼,紧接着,由大会主席讲话,第三个环节就是杜月笙最期待的正副议长的选举了。
经过不记名投票之后,就是唱票环节了。杜月笙紧张的心脏都快从心窝蹦出来。然而,让杜月笙尴尬的是,从一开始就是“空票、空飘”的声音,这显然是对杜月笙全票通过的赤裸裸的抗议。杜羞愤交加,脸上一阵青一阵红,他明白这是吴绍澍在捣鬼了。
随后杜月笙按照编排好的剧本,上台发表演讲,大致内容就是:议长这个职位责任重大,杜某人才疏学浅身体还有病,恐怕不能升胜任,要另选能人。杜的发言让台下一片骚乱,知道内情的人沉默不语,不知道的就大声嚷嚷,乱成一团。市长害怕不能完成蒋的使命,所以当场就同意杜月笙的建议,并当场宣布杜的“诊断书”,证明身体真的有毛病,来平息众怒。
于是,第二轮选举,在这次选举中,按照事先的设计,潘公展顺利当上了上海参议院议长,此事过后,王先青大骂吴绍澍的反复无常,出卖师友,他受到欺骗,让杜月笙丢了面子,觉得内心羞愧,就和吴绍澍断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