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是所有的降温都叫倒春寒,看看国家标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小偏方 https://m.39.net/pf/a_4793199.html

最近几天,气温起起伏伏。下雨的日子,气温骤然回落,不失浓浓寒意。

其实,这都是冷空气带来的真实体验。在冬春交替的时间,冷空气杀“回马枪”也是常见现象,时不时让人措手不及。人们也常常用“倒春寒”来形容这样的天气。

资料图。

并不是春季中的每一次降温都能叫“倒春寒”,因为“倒春寒”有一套严格的国家标准。

根据年制定的《倒春寒气象指标》(GB/T—),气象学上的倒春寒是指每年春季(3月至5月)出现的前期暖后期冷,且后期气温明显低于正常年份的现象。

比如在气候平均值的取法上,气候要素要取30年或以上的平均值。根据相关规定,取最近三个年代的平均值作为气候平均值。如:年~年期间,气候平均值就取年~年共30年的平均值。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作为春季限定款的“倒春寒”,出现时间也不一样,出现在南方的时间一般要早一些,3月份就会见到它的身影;而出现在北方的时间却要晚一些,一般在4月至5月。

在气象学中,“倒春寒”也不单单意味着“气温跳水”,更是一种容易导致农业低温冻害的气象灾害。

因为“倒春寒”身上的“灾害属性”,大家对它唯恐避之不及。在农业方面,如果出现在北方,会使正处于返青或拔节生长阶段的冬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也会让林果,比如桃、杏、核桃、葡萄等大幅减产,甚至绝收。如果出现在南方,则容易造成早稻烂种烂秧,已经出土的幼苗被大量冻死。

不过,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尤其是设施农业的推广,再辅以及时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施以相应的预防或补救措施,人们还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倒春寒”给农作物带来的伤害。

在人体健康方面,“倒春寒”也容易诱导人们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所以“春捂”也是有道理的。

记者:胡海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