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北京时间昨日凌晨,足坛巨星迭戈·马拉多纳在家中突发心脏骤停,不幸去世,享年60岁。此前有新闻报道过,马拉多纳心脏和肺部都出现过病症,还有酗酒甚至吸毒等不良的生活经历,曾多次入院。对此,医院心内科主任王利宏主任医师分析,虽然不知道马拉多纳的具体病情,但考虑到他是运动员,运动员中出现心肌肥厚、心脏扩大还是蛮常见的,所以发生猝死的概率比一般人群高。另外,抽烟、酗酒,可能也是他在60岁就发生心脏骤停去世的危险因素。马拉多纳才60岁就去世,引发了很多人的感慨:60岁难道真的是男人的一道坎?医院接诊的心梗患者年龄大都在五六十岁心脏骤停,生命终止,这种突然性的死亡,就是猝死。引起心脏骤停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急性肺栓塞等。不过从现有信息来看,我们无法明确马拉多纳死于哪种类型。令人心惊的是,医院一项研究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的总数超过50万人。这周以来杭城气温骤降,天气一冷,血管收缩,便进入心血管意外事件高发期。据杭州市急救中心统计,近半个月,急救车有效接警近次,出车约趟,接诊病人余人次,各类心梗、胸闷、胸痛等病人余人。医院心内科,从本周一到周三,短短3天时间共接诊了5位心梗患者,均为男性,其中有4位年龄在五六十岁以上,年纪最大的是70岁。医院本月以来接诊的心梗患者当中,有10例是男性,年龄均在五十多岁到六十多岁,且这10例患者均有饮酒史。结合60岁的马拉多纳去世,那么五六十岁是不是真是男人的一道坎?“确实,从我们日常接诊情况来看,心梗的高发年龄段在五六十岁。”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丁亚辉主任医师告诉浙医在线记者。医院心内科主任王利宏主任医师提起了一位60多岁的男性患者,非常惋惜。这位患者大约从上周六开始出现胸闷、胸痛症状,但因为痛得不是很厉害,便想着忍一忍就能熬过去了,结果到了这周一出现气急,走几步路就喘不上气。拖了3天,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心超发现他的心脏内已经出现室壁瘤。“有室壁瘤就说明心肌坏死的面积较大,一旦室壁瘤破裂,会引发猝死,同时室壁瘤还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恶性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王利宏主任表示,如果患者有胸闷胸痛等症医院就医,及时通过冠脉支架等技术开通血管,那么心肌梗死面积会小很多,能大大降低心肌梗死死亡率,对以后的生活质量影响也会小很多。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海林主任医师说道,心梗在五六十岁的男性中高发,与男性的部分生活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比如最近接诊的一位58岁男性患者,前一天喝了3瓶啤酒,第二天看电视的时候,突然感觉胸闷胸痛,医院,发现是急性心梗,立即做了介入手术。就在11月23日上午9点33分,浙江中医院急诊医学科接诊了一名呼吸心脏骤停的50岁男子。急诊医学科主任周冰之说道:“患者送来时呼吸心跳都没有了,肌钙蛋白非常高,急诊医护人员立即行心肺复苏术,电击除颤,持续为男子胸外心脏按压及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一个多小时系列抢救措施,考虑是心源性猝死。”这位男子是突然倒在路边心跳呼吸骤停的,当时路人发现后赶紧拨打了,可惜的是,路人都不懂心肺复苏,没有第一时间在现场给男子做心肺复苏。虽然急诊医护人员竭尽全力抢救,遗憾的是,因为错过了最佳的黄金救治时间,希望渺茫,大脑的损伤已经不可逆,最终人还是没救过来。“患者可能之前心脏就已经不舒服了,我们在患者的衣服口袋里发现了一瓶速效救心丸,给患者做气管插管时还能闻到很浓的救心丸味道,可这一切,还是没有换来他的苏醒。”11月20医院曾在出差途中亲眼目睹有人突发心梗特意请假参加急救培训“1”世界心梗日当天,急医院三墩院区展开。吴女士和李女士,两人是同事,公司就在三墩,特意请了半天的假,医院参加急救培训。“去年有一次我们两个一起去大连出差,从站台往出站口走的时候,看到前面有个大伯突然倒在了地上,‘砰’一声,他手上行李摔在地上的声音特别响。”李女士说,当时大家都愣了,过了几秒才有人反应过来,喊着打的也有,跑去找工作人员的也有,却都不敢靠近。直到赶来两个乘务员打扮的姑娘,开始给大伯做心肺复苏。11月23日医院岁老奶奶突发心脏骤停70多岁儿子儿媳轮流按压AHA(美国心脏协会)BLS(基础生命支持)培训导师、医院急诊医学科护士长姜爱华副主任护师、心血管科叶建华主治医师,共同为现场参与者普及了在遇到突发心脏骤停的病人时,如何进行心肺复苏及AED的使用,还特别增加了婴幼儿急救的方法。护士长姜爱华向大家讲了个例子,岁的老奶奶在家突发心脏骤停,70多岁的儿子、儿媳急忙打了急救,在焦急等待的过程中,儿子儿媳轮流给老人实施胸外按压,老奶奶幸运被救回,多亏了在生命危急时刻,有人给予实施心肺复苏。11月23日浙江中医院爬山时一60多岁男性倒地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去世培训现场,浙中医大二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周冰之带领团队现场教大家心肺复苏按压技巧及AED使用。大学老师林先生,一早从绍兴赶来参加心肺复苏培训,就在上周,他刚刚现场目睹了一起心梗的发生,却无能为力。“我们都是驴友,上周去爬武功山,爬到大概米海拔时,发现围了一圈人,一对60多岁的夫妇,男的躺在地上没有任何反应,女的蹲在一旁失声大哭,因为现场没有懂得急救的人,只能眼睁睁等着来救援,人没救回来。”这件事情给林先生带来很大的触动,“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太重要了”。11月24医院大伯打麻将时突然倒地但身边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手把手带大家学习了急救知识,大家有序轮流操练。“院前急救的普及很重要。”刘女士说,她家附近10分钟路程医院。但前不久,小区里有位大伯打麻将时突然倒地,失去呼吸心跳,但身边没有人懂急救,只能等着医护人员到达。最终,大伯遗憾地去世了。“你想,我们小区已经够近了吧,等救护车到现场依然错过了救援的黄金时间。所以,大家都应该学一下急救,学了用不上更好。”11月24医院两年前在路边晕倒幸亏有好心人帮忙现在学习心肺复苏也想帮助别人“两年前,我去香港玩,在中环那边突然眼前一黑,人晕倒了。等我醒来时,身边有很多热心人在帮我。这次看到快报组织心肺复苏培训,我马上报名了,我想掌握这个技能,也能帮助别人。”医院专场,35岁的沈女士说了参加培训的初衷。6组模型,30位市民,一个多小时时间,大家反复按压训练,医院技能培训中心严俊医生在一旁反复指导大家如何让按压更专业更有效。11月25日杭州市急救中心近4小时的急救培训每一位学员收获满满杭州市急救中心四楼培训教室内,学员们认真进行着胸外按压练习。教室的地上,分三排,共躺着18个心肺复苏假人模型,近40位学员分两批进行操作,数拍声、按压声。除了常规的心肺复苏与AED的使用,讲师们还仔细教授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包括成人与婴儿两部分。在将近4个小时的急救培训里,讲师们还讲解了胸痛、卒中等常见急救疾病的症状判断以及紧急应对措施、四肢创伤止血包扎方法等。通过相应的考试后,学员们拿到了杭州市急救中心颁发的、面向非专业人士的初级急救证书。